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子婴与扶苏和成蟜是什么关系

中国历史2周前 (11-20)5

说起秦子婴,作为秦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虽说他杀了奸臣赵高,但依然是无法挽救已经分崩离析的秦国了。虽说已经降了攻入关中的刘邦,但是这位仅仅只在位了46天的秦朝皇帝所留给我们的更大疑点就是关于他的出生。虽说在史记当中对秦子婴的身份有些交代,但是由于史料本身有冲突,再加上史料的记载没有标点符号,导致了后世对其理解出现了偏差等一些原因。秦子婴的身份到现在都还是个谜团。那么秦子婴的到底是怎样的出生呢?与秦始皇、扶苏、成蟜又是什么关系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1、秦始皇之子,成蟜之侄,扶苏之弟

这种说法的依据,源于《史记·六国年表》中的记载,其中言道,“(赵)高立二世兄子婴”。然而,这种说法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却很难站得住脚,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首先是《史记》记载冲突,一方面,《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另一方面,《史记·李斯列传》则记载,“乃召始皇弟,授之玺”。这两处记载虽然也有冲突,但显然均不符合秦始皇之子、胡亥之兄的说法。

其次是当时的环境,根据《史记》的记载,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为了稳固统治,对兄弟姐妹们痛下杀手,包括扶苏在内,共计有二十三个兄弟、十个姐妹惨遭杀害。如果子婴真的是秦始皇之子,那么在这次灾难中,他绝无幸免之理。

如果子婴是秦始皇之子、胡亥之兄,那么他就是成蟜的侄子,扶苏的弟弟。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子婴基本不可能是秦始皇之子。

2、秦始皇之侄,成蟜之侄,扶苏之堂兄弟

这种观点认为,《史记·六国年表》中的“(赵)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断句为“(赵)高立二世兄,子婴”,而《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则应该断句为,“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

按照这种说法,“子婴”应该是秦始皇兄长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侄子。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持此种观点,并认为子婴很可能是成蟜的儿子,他们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则大约出生于前240年,因此当成蟜于前239年奉命领兵出征时,由于子婴太过年幼,因而并未随同出征,最终被留在了秦国。同时,根据《释名释长幼》的记载,“人始生曰婴”,因此“子婴”中的“婴”,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而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胡亥在屠杀兄弟姐妹和朝中大臣时,子婴非但性命没有受到威胁,反而曾对胡亥进行劝谏。因此,可以断定的是,子婴不仅对胡亥的皇位没有威胁,而且极可能是胡亥的长辈或者比胡亥年长。

这种说法虽然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仍然有冲突,但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合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乃是秦庄襄王嬴异人的长子,因此如果子婴是秦始皇兄长的儿子,那么子婴的父亲也绝不可能是嬴异人之子,而应该是嬴异人兄弟的孩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堂兄弟之子。

因此,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子婴应该是秦始皇和成蟜的侄子,公子扶苏的堂兄弟。

3、秦始皇之(堂)弟,成蟜之(堂)兄弟,扶苏之(堂)叔父

这种观点主要源自于《史记·李斯列传》中“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的记载。

这种观点认为,子婴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叔叔。杨善群、王蘧常等人认为,以子婴的遭遇、才干和影响力来讲,远非秦二世及其同辈所能及,且胡亥叔叔的身份也的确能够使其免遭胡亥的毒手,且《李斯列传》中记载了子婴与其子处死赵高的事件,而以秦始皇儿子们的年纪来看,秦始皇的孙子们显然不可能做到这点。

不过,这种说法不仅与《史记·六国年表》和《史记·秦始皇本纪》存在明显冲突,而且史料中明确记载的秦始皇弟弟,仅仅只有三人:其中成蟜早在秦始皇举行冠礼前后便已经叛逃赵国,而嫪毐与赵姬所生的两个儿子,则全部被秦始皇杀死。至于秦始皇是否有其他兄弟,目前根本无法得知。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子婴是秦始皇的堂兄弟,即秦庄襄王嬴异人兄弟之子。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子婴要么是秦始皇和成蟜的兄弟,扶苏的叔父,要么是秦始皇和成蟜的堂兄弟,扶苏的堂叔。

4、秦始皇之孙,成蟜之侄孙,扶苏之侄

这种观点认为,《史记·六国年表》中的“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断句为“二世兄子、婴”。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则应该断句为“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虽然这种记载同样与《史记·李斯列传》有冲突,但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均基本采用了这种说法,甚至连近些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也采用了这种说法。甚至有观点直接认为,子婴就是公子扶苏的儿子。

不过,个人认为,子婴即使是胡亥兄长的儿子,也不太可能是扶苏之子。原因在于,在秦始皇的诸多儿子之中,扶苏对于胡亥的皇位威胁更大,这也是胡亥更先要处死扶苏的原因,而如果子婴是扶苏之子,那么他基本不可能逃过胡亥的毒手。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子婴就应该是秦始皇的孙子,成蟜的侄孙,扶苏的侄子。至于有没有可能是成蟜的孙子,由于史料并未明确记载成蟜是否有儿子存世,因此这种可能存在,但应该不会太高。

如上,由于《史记》记载的冲突,以及关于史料断句的争议,导致子婴的身份根本无法断定,而在以上四种流传最广的说法中,目前流传最广的,便是第二种和第三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49354.html

“秦子婴与扶苏和成蟜是什么关系”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项羽是真的想杀刘邦猜设鸿门宴的吗?

历史上项羽是真的想杀刘邦猜设鸿门宴的吗?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鸿门宴大家都耳熟能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历来为人津津乐道。在学习高中课本上鸿门宴一课时,大家对于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场景也好像身临其境,后世也有很多人在不停的假设如果项羽在宴会上杀了刘邦,或许也就...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还不知道:刘备一生看错三个人,一个智谋堪比诸葛亮,一个武力三国第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收容吕布,丧失称霸的绝佳机会。公元195年,在兖州闹腾2年的吕布终于被曹操击败,无家可归的他向南投靠了当时已是徐州之主的刘备,同年袁术因为不满刘备占了徐州发兵来打,于是他...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归 刘备怎么做才能打赢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归 刘备怎么做才能打赢

刘备怎么才能打赢夷陵之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给蜀汉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在这场毁灭性的败仗中,刘备率领的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过虽然事实证明刘备攻打东吴是错误的决定,可是在刘备出征的时候,蜀汉上下没有人认为蜀军会失败。这说明刘...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虞翻在三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当你读完《虞翻传》,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出身会稽虞氏,是当地的高门大族,家族五世治易,是两汉象数易学之集大成者。他曾在奏疏中点评了当世几乎所有的易学大师:颍川荀爽(荀彧从父),大名士马融,北海...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清乾隆皇帝一生共17个子女,其中儿子有17位,女儿有10位。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乾隆皇帝的皇七女——固伦和敬公主。前两年的一部电视剧《延禧攻略》,将清宫内外的尔虞...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刘备手稿中传出赵云是女儿身 这件事情是真的假的

刘备手稿中传出赵云是女儿身 这件事情是真的假的

还不知道:刘备手稿出土,昔日三国名将赵云竟被说成是女儿身?究竟是真是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曾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然而...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