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世民为什么认为渭水之盟是奇耻大辱

中国历史1周前 (11-20)5

渭水之盟这个事件是发生在李世民登基皇帝之后发生的事情。不过这个事件被李世民认为是一个奇耻大辱,所以也是有刻意隐瞒的。那么这个渭水之盟在当时唐朝付出了什么呢?李世民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件奇耻大辱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渭水之盟唐朝付出了什么

渭水之盟中具体的赔偿数字不明,但是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唐王朝付出的代价一定非常惨痛,否则颉利可汗不会轻易的放过长安城和李唐王朝的核心命脉。具体的数字一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先可以不去讨论,但是渭水之盟暴露出了大唐防御力量的薄弱和守备力量的不足,我相信这才是让李世民最为耻辱的地方。

2、李世民为什么认为渭水之盟是奇耻大辱

在李世民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是战,一个是和。对于大半个李唐都是他打下来的李世民,很显然并不怕和突厥打一仗,而且也有胜利的希望。但是李世民刚登基,根基还不稳,而且他是想要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的。一旦和突厥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必将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是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他选择了和,这种城下之盟对于李世民这样的强主来说就是一种耻辱。

和宋真宗时期不同,当时北宋也是被辽国大兵压境直逼汴梁。而当时的宋真宗只想要辽国快点退兵,于是迫不及待的签订了“澶渊之盟”。但之后宋真宗又认为“澶渊之盟”是奇耻大辱,于是为了安慰自己这是对宋辽两国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于是授意大臣进贡祥瑞,最后还举行了“封禅泰山”的仪式。宋真宗都认为城下之盟是奇耻大辱,作为后来天可汗的李世民来说更可想而知了。

为了新生的大唐能有个稳定发展的空间,李世民忍下了这口气。“将欲取之,毕固与之”也是李世民忍辱负重的表现。大丈夫能屈能伸,李世民在渭水被迫答应了突厥的条件,但这个仇也记住了。经过三年的养精蓄锐,李世民向突厥进行了致命一击,并且把颉利可汗抓到了长安跳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49427.html

“李世民为什么认为渭水之盟是奇耻大辱” 的相关文章

春申君黄歇当初的权势那么大 最后为何会落到凄惨的下场

春申君黄歇当初的权势那么大 最后为何会落到凄惨的下场

还不知道:春申君养着数千门客,权势很大,为何头颅会被人割下扔在野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申君黄歇将怀孕的宠妾送给楚王,想瞒天过海,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没想到合谋者却派人刺杀了他,将他的头扔在了旷野中,任野狗啃咬。春申君机关算尽太聪明,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负,却不...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吴越两国的传奇故事,除了老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阵斩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夫差击败勾践,双方进行和谈的故事了。按照《左传》的描述,这事儿没什么可说的,双方只是打了一场小仗,吴国虽然赢了...

雍正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称得上明君吗?

雍正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称得上明君吗?

雍正,清朝第五位君主,是清盛世承前启后的大政治家。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中华上下五千年,83个王朝更替,559位帝王更迭。559位帝王,我最为偏爱的是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对于他的喜欢,不是因为影视剧对于他的魔改,而是尊重历史,结合史实,雍正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一位不慕美色,不喜享乐,只为百姓的皇...

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卫真的是乞丐出身吗

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卫真的是乞丐出身吗

历史上的李卫并非乞丐出身,反倒是家境富庶,靠着捐钱换来的官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因为影视剧而大火的著名官员李卫真实历史上的李卫虽然也是一个名人,但是想要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咖位明显不够,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李卫竟然凭借两部电视剧成为清朝时期...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凌迟是古时候专业用以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种刑诉法。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耿精忠确实参与了“三藩之乱”,但他很快就反正,帮助朝廷剿灭其他藩王,包括郑经和尚可喜。然而,他帮了朝廷,最终却死得最惨,被朝廷凌迟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清军入关后,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由于在攻打明朝的过程中屡立奇功,因此在1649年...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得了荆州,为何还要杀关羽,难道不怕刘备出兵报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都能找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感情很好的文字描述。刘关张三人虽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有着过命的交情,感情超出了君臣范围。关羽和张飞...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35年。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皇帝都很留恋权力,他们从来不会轻易让出皇位。就算像乾隆皇帝那样,自己说过的话不得不执行,把皇位让给嘉庆。但他依然霸着不下来,什么事儿都会替嘉庆做主。而且像乾隆这样的,在历史上简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会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