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杨坚临死前大喊独孤误我:历史真相揭秘

中国历史6天前4

杨坚,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临死前大喊“独孤误我”的说法,却一直饱受争议。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

一、独孤误我说法的来源

关于杨坚临死前大喊“独孤误我”的说法,最早见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以纪实为主,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在书中,司马光描述了杨坚临终前的一幕:“帝(杨坚)大呼曰:‘独孤误我!’”这里的“独孤”,指的是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

二、独孤伽罗与杨坚的关系

独孤伽罗是北周名将独孤信的女儿,她聪明美丽,深得杨坚的宠爱。在杨坚建立隋朝的过程中,独孤伽罗一直是他的得力助手。然而,独孤伽罗在杨坚晚年时期,却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软禁在宫中。这使得杨坚在临终前,对独孤伽罗产生了深深的愧疚和悔恨。

三、独孤误我说法的真实性

虽然《资治通鉴》中有关于杨坚临死前大喊“独孤误我”的记载,但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仍然存疑。首先,《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时期,距离隋朝已有几百年的时间,其记载的准确性值得商榷。其次,关于杨坚临终前的情景,其他史书如《隋书》、《旧唐书》等均未有记载,这也使得“独孤误我”的说法缺乏更多的佐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关于杨坚临死前大喊“独孤误我”的说法,虽然源于《资治通鉴》,但其真实性仍存疑问。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事情已经难以还原真相。然而,无论这一说法是否属实,我们都不能否认杨坚和独孤伽罗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49477.html

“杨坚临死前大喊独孤误我:历史真相揭秘” 的相关文章

关东诸侯先后两次讨伐董卓 最后都为什么都失败了

关东诸侯先后两次讨伐董卓 最后都为什么都失败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其实有两次,为何两次都失败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董卓乱政时,关东诸侯曾有两次起兵讨伐董卓,第一次讨伐董卓的发起人不是曹操,而是东郡太守桥瑁。《三国志 武帝纪》注引《英雄记》: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云见逼迫...

为什么说明朝亡于万历?他到底做了哪些事?

为什么说明朝亡于万历?他到底做了哪些事?

话说当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说明朝亡于万历?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

高宾: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高宾: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高宾(504—571年),字号不详,渤海郡蓚县人,北周时期大臣,隋朝名相高颎之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年聪颖,文武双全。初仕东魏,历任龙骧将军、谏议大夫、立义都督。大统六年(540年),投奔西魏,官至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大都督。北周世宗即位后,担任咸阳郡...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侯渊对外甥女宠爱有加 张飞抢走时夏侯渊为何不报复

夏侯渊对外甥女宠爱有加 张飞抢走时夏侯渊为何不报复

还不知道:夏侯渊13岁的侄女,被张飞强抢回家当老婆,夏侯渊不出面报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二百年,夏侯渊十三岁的外甥女外出拾柴火,张飞见了,当即动了歪心思,硬把她抢了回来。夏侯渊对自己的外甥女,一向是宠爱有加,怎么可能不出来报仇?《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夏侯...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明朝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什么哪些人?他们之间都是什么结局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这场政变,发生在英宗朱祁镇和代宗朱祁钰这对兄弟之间,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本来只是不怎么出名,也没什么能力的三个人。由于看见朱祁钰病重,同时他又没有接班人。因此他们看到了上位的机会,虽然于谦等朝中重要大臣已经在商讨立朱见深为太子的事情...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王夫之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康熙死后雍正没有将宜妃封为太妃,原因是什么?

康熙死后雍正没有将宜妃封为太妃,原因是什么?

宜妃是康熙朝早期宠爱的四妃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清朝,先帝去世后,新继位的皇帝往往会尊封先帝的妃子们为太妃,并把她们的养老工作安排妥当。可是康熙才去世15日,雍正却发上谕,狠狠训斥了康熙的妃子,58岁的宜妃。不光如此,雍正和乾隆在尊封先帝嫔妃时,也都把宜妃排除在外,这是怎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