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于禁投降为什么不被接受

中国历史2周前 (11-20)5

在我国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只有都凑齐了,那么事情才能做好。这投降这个是个事儿其实也是需要讲究这些的。于禁之所以投降关羽之后不被接受,遭到曹丕的灭世,导致最终抑郁而终,其主要原因就是他投降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一样到没站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这件事儿。

1、首先说天时。

有人问投降还要挑选时间?是的,于禁投降没有选择一个好时候。在三国前期,投降其实是一个稀松平常的事儿。刘备曾经数次改换门庭,忠义化身的关羽也曾经在曹操麾下效力。各路诸侯间互相征伐,部下谋士将领的流动是很大的。刘备部下的大将魏延、黄忠等人,可以说都是降将。良禽择木而栖,这时候选一个好老板无可厚非。

但是到了三国中后期,改换门庭的通常就难以留下好名声了。因为这时候局势已经明朗,选择的方向无非是曹孙刘三家,背叛自己的主公,就势必要倒向敌人,所以在这个时候投降就会让人不齿了。于禁投降,实在是不应天时。

2、再说说地利。

地利在这里指的是于禁所处的身份地位。你于禁如果是一个小兵,或者是身份不高的将领,投降蜀国也就投降了。可于禁是曹操任选的左将军,假节钺,几乎是曹魏武将的之一人,投降蜀国会带来多大的影响?蜀国会不会拿这件事来做文章做宣传?

而且倒霉的于禁投降的是关羽,关羽随后就被吴国俘虏,于禁也跟着一起来到了吴国,辗转一番后,于禁的境遇就更加艰难了。

3、最后说人和。

这一点上于禁被pk的体无完肤。因为和于禁一起出征关羽的庞德抬棺出征,被俘后宁死不降,和于禁投降这件事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连曹操都感叹良久,说: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曹丕更是在于禁归国后大加嘲讽羞辱,这都和庞德以死明志产生的鲜明对比有关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49558.html

“于禁投降为什么不被接受” 的相关文章

梁潜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为什么还会被朱棣杀掉?

梁潜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为什么还会被朱棣杀掉?

朱棣虽然是明朝的一代明君,但是死在他手里的无辜官员也不少,就比如梁潜一生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最后还是被朱棣杀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梁潜是明朝初期一个为政清廉的官员,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梁家,洪武二十九年成功考中举人,第二年便被朝廷委派到四川苍溪县一个小小的训导,后在别人的举荐下,相继去当...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上赵云的一生有多少儿子?分别是谁

历史上赵云的一生有多少儿子?分别是谁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卓越功勋,被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志》中,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共列一传,可见其地位不低。赵云一生忠勇,身经百战,毫发无损,最终病死,善终了。赵云有两个儿子...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还不知道:朱高炽在位十个月突然驾崩,到底他是不是死于朱瞻基之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时候想想吧,历史真的挺有意思的,如果朱棣再活一年,朱高炽薨世,朱棣面对当年老爹朱元璋同样的局面会如何选择,是太孙继位还是让汉王继位。同样不得不说的是,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

如果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是什么结局?

如果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是什么结局?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当时,交战双方,关羽取胜,于禁被俘,庞德被杀,于禁所督七军三万多人全军覆没。关羽取得辉煌胜利,威震华夏,曹操吓得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问题是,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原因,是于禁不会统兵打仗吗?...

康熙儿子那么多雍正又不是嫡子和长子 雍正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康熙儿子那么多雍正又不是嫡子和长子 雍正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还不知道:康熙有35个儿子,雍正非嫡非长玩物丧志,为何由他继承皇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22年千古一帝康熙驾崩,皇帝去世自然是储君即位,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储君雍正非嫡妃长,母家也不显赫。地位普通不说更有资料显示,他玩物丧志,沉迷佛法,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这...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270年),字公绪,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原名朱绩。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之子,吴少帝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施绩有将领之才,转战四处,是孙吴中后期的大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官至上大将军、左大司马(当时东吴最高武职)。人物生...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