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何李世民和杨广都要打高句丽

中国历史1周前 (11-20)5

“高句丽不除掉,后世必成大患”这位是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的一句话。之所以这么绝对,还是因为高句丽确实欠揍。能让隋唐两朝四位皇帝都忍不住出兵征伐的,可想而知有多可恨。很多人绝对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因为好大喜功,那么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和隋文帝难不成也是好大喜功吗?穷兵黩武的帝王吗?显然不是。

首先来了解下高句丽这个国家。高句丽最开始是由一个叫朱蒙的扶余人于公元前37年建国,地址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当时还处于西汉玄菟郡管辖。到了公元3年,高句丽都城迁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

东汉时期,高句丽不断吞并他周围的政权,又趁着魏晋南北朝期间中原地区长期战乱,无暇东顾之时,逐渐强大起来。国家稍微强大点,高句丽国王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趁当时的曹魏政权动荡,竟派兵攻打辽东,结果遭到曹魏的反击,曹魏大将毋丘俭直接把高句丽都城丸都城给攻占了,高句丽国王落荒而逃,被曹魏军队追出一千多里。曹魏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没多久就撤离了。

七十年后,高句丽死灰复燃,重新建立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三郡,企图再次扩张领土。不料,碰了个硬钉子。342年,被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军队攻破丸都城,整座城市毁于战火。

时间到了404年,高句丽全部占领了玄菟、乐浪,使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到高句丽长寿王时代,高句丽的版图东临日本海,南至牙山湾/竹岭,西至辽河,东北尽有挹娄之地。

从上面高句丽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高句丽这个国家就像一群鬣狗,你一时将他击退,等他缓过来后就会跑上来咬你一口。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高句丽联合靺鞨攻打隋朝辽西军事驻地,不过这次进犯被隋朝营州总管韦冲击退了。

藩属国竟敢兴兵进犯宗主国,隋文帝这下怒了。于是在598年,隋文帝发兵30万,分水陆两路大军攻打高句丽。然天公不作美,时逢雨季,道路泥泞难行,后方粮草供应不上,又遭遇疫病。而水陆大军在海上遭遇大风,船多沉没。两路大军不得不撤军退回。但这次出征,隋军损失惨重,死者十之八九。

战后,高句丽国王高元害怕隋朝再次发兵攻打,连忙派使者前来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隋文帝罢兵。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作为藩属国的国君,高句丽王应该亲往长安觐见祝贺,但他却只派使者前去应付,这让隋炀帝感到很不高兴。

大业三年,高句丽王派使臣暗中联络突厥,当时正好隋炀帝北巡至榆林,停留在突厥启民可汗处。突厥启名可汗不敢隐瞒,把高句丽使臣引见给隋炀帝。

隋炀帝命牛弘向高句丽使者传达其旨意:“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所,当往涿郡,尔还日,语高丽王知,宜早来朝,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同于启民。如或不朝,必将启民巡行彼土”。隋炀帝知道高句丽婴阳王暗中通突厥,并没有予以制裁,只是给以警告,让其尽为臣之礼节,按时朝觐,则既往不咎,与启民可汗一视同仁。可是高句丽婴阳王坚持“不从”隋炀帝的意旨,从而导致“帝议讨之”。

隋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集结史无前例的113万大军,200多万民夫御驾亲征。之一次攻打高句丽,隋朝损失惨重,最后以惨败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下诏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第二次御驾亲征。这次出征又因久功辽东部下,后方又有杨玄感叛乱,隋炀帝被迫撤军。

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再次下诏征发天下兵,攻打高句丽。隋朝来护儿在毕奢城击破一支高句丽军,趁机要向平壤进军,高句丽王害怕,于是遣使请降。隋炀帝非常高兴,遣使召来护儿率军返回。高句丽的请降,只不过是诈退隋军的一种缓兵之计,等隋炀帝明白过来,准备四征高丽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三征高丽使大批隋朝将士被俘,身陷敌国,当后世中原人到高句丽,“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隋朝两代帝王四征高丽,损兵折将,最终导致江山也丢了,还是没能真正的征服高丽。这个历史任务只能留待后世王朝了。

唐贞观十六年(642),高句丽联合百济攻取新罗40余城,企图断绝新罗入唐之道。贞观十七年,新罗派人向唐求援。此时的唐朝经过十多年的贞观之治,国力强盛,兵强马壮。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却被高句丽拒绝,唐太宗于是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唐太宗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李世民出兵辽东进攻高句丽。唐军先是连克盖牟等十城。后因唐太宗过于求稳,未采纳乘虚直取平壤以及放弃安市、先取乌骨城等建议,未能出奇制胜;又因安市久攻不下,以至天气寒冷、粮运不济,被迫撤军。虽然唐太宗没有灭亡高句丽,但是战果是远大于损失的。高句丽失守十余城,死伤五万以上,被俘七万以上,严重削弱了高句丽的国力。

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继位。从唐高宗永徽五年(654)起,唐朝通过剪除羽翼(灭百济),连续不断的发动军事进攻,使高句丽最终在668年被唐军攻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49603.html

“为何李世民和杨广都要打高句丽” 的相关文章

朱聿键是什么人?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聿键是什么人?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聿键,南明第二位皇帝,后世称为隆武帝,也称唐王,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大军攻进北京城后,于煤山自缢殉国。此后,在南方陆续出现了多个政权,流落到南方的明朝藩王们,在一些不愿意降清的士大夫的拥戴下,或称帝,或以监国名义,扛起了南明...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永乐二十二年 (公元1424年 ),明成祖朱棣在亲征蒙古的途中刚刚断气,就发生 了一场静悄悄的战争,即皇太子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的皇位之争。朱棣驾崩后,他身边的近侍马云秘密召集随驾的支持皇太子朱高炽的大臣杨荣和金幼...

乾隆因为年岁大犯糊涂才闭关锁国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乾隆因为年岁大犯糊涂才闭关锁国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乾隆皇帝为何要实行“闭关锁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晚清时期列强侵略中国使百姓受尽苦难。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中国科技落后国力衰微,才让列强有了可乘之机。曾几何时中国是多么强大,乃至于多个国家派使者来中国学习先进技术。为何到了清朝却如...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还不知道:从大汉吴侯到大魏吴王,再到最终称帝,孙权是如何一步步晋升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去世后,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就都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在孙权的多年打拼下,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最终就变成了占据扬州、荆州、交州的孙吴政权,而孙权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成为...

杨戏:蜀汉时期官员,性情简略,但对故友忠实诚恳

杨戏:蜀汉时期官员,性情简略,但对故友忠实诚恳

杨戏(?-261年),字文然,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期担任督军从事、相府主簿。受到大将军蒋琬的器重,历任护军、监军、建宁梓潼二郡太守、射声校尉。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酒后对姜维有傲弄之言,坐罪罢免。景耀四年,去世,著有《季汉...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飞是三国猛将,武艺自然不用多说,多次单挑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和吕布大战,少则四五十回合,多则上百回合,从未败过。吕布对张飞很头疼,但也没有办法。因此,张飞是三国唯一一个敢多次挑战吕布的人。张飞这么厉害,他手下的十八骑燕将也不简单,这十八骑...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建武将军。孙河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初擢为武卫都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参与由吕蒙指挥的袭击荆州行动,从讨关羽于华容,招揽...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关羽在随后几千年一直到现在,被供奉崇拜,被尊称为关公、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十月,东吴孙权趁关羽北伐襄、樊之际,遣吕蒙、陆逊等分兵偷袭荆州。十二月,关羽穷途被俘杀,东吴占据了原刘备集团所属的全部荆州州郡。这一战对三国历史走向的影响是巨大的,蜀汉政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