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都有谁

中国历史1周前 (11-21)4

说起康熙皇帝,相信大家不会陌生,经常在各种清宫剧中亮相。看戏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位皇帝不仅仅只是在位的时间长,同时在文治武功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一面,是智擒鳌拜,平三藩、三征准噶尔、收台湾、拒沙俄。牛人的一生,不只是文治武功不俗,其他方面也很厉害,据史料记载康熙帝有35个儿子之多,除去早夭的儿子,序齿的儿子有24个,这个子嗣数量在历代皇帝之中也算是很多了,其中有9个儿子参与了皇位的争夺,表现都是可圈可点,这些儿子放其他时代怎么说也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可以说康熙帝不只是子嗣多,质量也很不错。

而参与夺嫡的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废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终胜出者是四阿哥胤禛,是为清世宗雍正帝。九子夺嫡之中更大的是康熙帝庶长子大阿哥,最小的是十四阿哥,可以看出在这中间有5个阿哥并没有参与夺嫡,那么他们是谁呢,为什么没有参与夺嫡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1、五阿哥胤祺

按照顺序,没有参与夺嫡阿哥中,五阿哥胤祺是最为年长的一位阿哥。

五阿哥母亲为宜妃郭络罗氏,他与八爷党的九阿哥胤禟是一奶同胞,不过这兄弟二人别看是一奶同胞,但比之同样一奶同胞的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的差别还要大,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九阿哥参与夺嫡,并且坚定支持八阿哥,得罪了雍正帝,因此下场十分凄惨,在雍正年间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而五阿哥就不同了,父亲评价他是“心性甚善,为人淳厚”,而他的确是个心地善良之人,而且没什么权力欲望,并没有参与夺嫡,是完全置身事外。

正因为五阿哥这样的表现,所以在雍正帝继位以后,他并没有受到打压,在雍正十年得以善终,雍正帝为其上谥号“温”,两年以后,雍正帝想起自己这位弟弟,又为其立碑勒铭,称其是“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能给出这样的评价对于雍正帝来说,可以说是很高很高了,毕竟雍正帝上位以后不只是狠辣打压了八爷党的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连夺嫡时偏向中立的三阿哥也收拾了。

以这点来看,五阿哥的自保之力,应该是康熙帝诸子之中更高的。

最后五阿哥之所以没有参与夺嫡,不只是有性格原因,还有成长环境的因素,五阿哥虽为宜妃所生,但抚养他长大的康熙帝嫡母孝惠皇太后,是位“秉心淳朴,顾又乏长才”之人,她对于五阿哥的教育是“皇太后爱之不令其读汉书,止令其习清书”,这样来看五阿哥并没有接受了全面教育,不习汉书的话,这在当时是个很大劣势,等于从起跑线就输给其他皇子。

还有据说五阿哥早年跟随康熙帝出征时破相了,脸上有伤痕,所以以上这些应该也是五阿哥没有参与夺嫡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六阿哥胤祚

六阿哥胤祚虽然算入了康熙帝24个齿序儿子之中,但是他并没有活到成年,没有活到夺嫡之时,在5岁时死去。

这里注意一下,六阿哥的母亲为孝恭仁皇后(德妃乌雅氏),与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是一奶同胞,如果他活到成年,也参与夺嫡,那么想必夺嫡之争更精彩,这三个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也不知会有何等发展走向,可惜这位阿哥不长命,不然只要不得罪其四哥雍正,在雍正年间保底也是个亲王,肯定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不过时也命也,他并没有活到成年,一切假设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3、七阿哥胤祐

七阿哥生母为成妃戴佳氏,雍正帝登基以后晋封为亲王,于雍正八年卒,刻碑记功时,雍正帝诏褒其“敬谨小心,安分守己”之秉性,可见也是一个自保成功的阿哥。

七阿哥为什么不参与夺嫡呢,更大的原因在于史书记载七阿哥有残疾,应该是腿有残疾,要知道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是天子,代表不只是一国更高权力,也是一个国家的脸面,让一个残疾之人当皇帝,肯定是说不过去的,更何况康熙帝有那么多儿子可以选择,所以七阿哥自觉的没有参与夺嫡。

4、十一阿哥胤禌

十一阿哥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与五阿哥和九阿哥乃是一奶同胞,与六阿哥一般,虽然是康熙帝齿序24子之一,但并没有活到成年,没有活到夺嫡之时,在11岁时因病死去。

说起来宜妃和德妃两个人还有一大相似之处,都是三个儿子,都是其中一个儿子成功,一个儿子失败,一个儿子没活到成年。

宜妃所生五阿哥以亲王爵位善终,德妃所生四阿哥,是后来的雍正帝;宜妃所生九阿哥身为夺嫡失败者,被折磨致死,德妃所生十四阿哥,夺嫡失败以后,因为跟雍正帝一奶同胞的关系,虽然没有被打压致死,但终雍正一朝不是幽禁就是圈禁,总之就是没有自由,到了乾隆年间才恢复了自由。宜妃所生十一阿哥没活到成年,德妃所生六阿哥,亦是没有活到成年。

这种巧合还挺罕见的,当然差别还是有的,同样是成功,前者宜妃所生的五阿哥,在大部分人眼中是亲王爵位,还能在狠辣的雍正帝在位时期得以善终,并且让雍正帝对其评价很高,已经是很成功了,但是对比后者德妃所生四阿哥雍正帝,最终成为皇帝,这么一看,前者的成功似乎也是不值一提了。

5、十二阿哥胤裪

十二阿哥母亲为定妃万琉哈氏,他之所以没有夺嫡:

5.1、是性格使然,他的母亲定妃活了97岁,是清朝后宫中最长寿的嫔妃,他自己则是活了78岁,母子二人在平均寿命很短的古代算是高寿了,一般能活这么久的人,往往需要好的心态,是知足常乐,与人为善,很明显十二阿哥是拥有这种平和心态的。

5.2、是十二阿哥从小被交与苏麻喇姑抚育,苏麻喇姑是清初一位奇女子,身为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历经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朝,还担任过康熙帝的启蒙老师,很受康熙帝信任和尊重,所以老年时可以抚养康熙帝的十二阿哥,可以说是清朝最成功的宫女。

苏麻喇姑能得到皇帝如此看重,小心谨慎和不争不抢的性格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些自然也影响到了十二阿哥,所以十二阿哥养成了谦恭平和的性格,对于钱财乃至权力,都不是那么热衷。

5.3、清朝康熙时后宫的潜规则,不只是拼生母,更拼养母,像四阿哥胤禛,生母是德妃本身档次就不低,从小更是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也可以说是康熙帝的嫡子;还有八阿哥,别看他的母亲良妃地位很低,但是他的养母是大阿哥胤禔的母亲惠妃,是康熙年间地位较高的四妃之首,这样来看也变相提高了老八的出身。

而十二阿哥,拼生母,他的母亲定妃在康熙年间也就是定嫔而已,到了雍正帝继位以后,才升级为定妃,地位很低。拼养母,苏麻喇姑虽然按年龄来说,最起码可以当他奶奶了,但毕竟是抚养他长大,所以也属于养母一方的背景资源了,但很明显比不过其他阿哥,因为苏麻喇姑虽然德高望重,但终究只是宫女,背后没有强大家族,自己也没有亲属什么的在朝廷担任个一官半职,根本给予不了十二阿哥任何实质性帮助。

所以综合之下,十二阿哥自然没有参与夺嫡,不过这也可以说是十二阿哥的幸运一面,正因为他没有参与夺嫡,所以并没有得罪雍正帝,虽然在雍正年间因为犯错经常被处罚,但并不属于雍正帝清算诸兄弟之列,而且在雍正八年又恢复郡王爵位,到了乾隆帝继位以后,更是被晋封为亲王,最后以高龄和高爵位得以善终,也算是人生赢家了。

最后通过以上五位阿哥没有参与夺嫡的原因来看,除却两位没有活到成年的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的结局告诉了我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看似他们没有参与夺嫡,全程置身事外,似乎总是感觉有些可惜,尤其是五阿哥年长又有实力,却不去争一争搏一搏,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上天其实是公平的,你放弃了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惜,反而会因为自己的及时止损,尽早退出,会在其他方面有着更好更不错的收获。

如果他们真的都搏一搏,想都不用想,他们肯定不是雍正帝的对手,结局依旧是雍正帝胜出,但他们肯定要被清算,哪有什么不被打压并且得以善终的结局呢,所以人要认清自己,审时度势量力而为,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适合自己的道路,有时候不失为另一种成功之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49957.html

“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都有谁” 的相关文章

孙权死后东吴到底怎么了 东吴为何没有一点担忧

孙权死后东吴到底怎么了 东吴为何没有一点担忧

对孙权死后,东吴为何毫无灭国焦虑、疯狂自相残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蜀吴三国,存在感较低的国家,自然要属于吴国了。刘备的蜀汉,自认为是正宗的汉王朝的延续,刘备又是“皇叔”,自然被重视。曹丕的魏国——当时的最强国,后来的晋朝也是以魏国班底组成,也会被历史重视。而吴...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对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啥不见了,他们去了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锦衣卫,是明朝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这个组织设立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虽然后来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裁撤,但又因为明成祖...

郭嗣本:唐朝时期大臣,曹魏大将军郭淮十世孙

郭嗣本:唐朝时期大臣,曹魏大将军郭淮十世孙

郭嗣本(588—645年1月),字隆基,太原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唐朝时期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曹魏大将军郭淮十世孙,隋左卫大将军、真定侯郭衍次子。唐贞观十八年十二月(645年1月),因病去世,谥号“静”。人物生平郭嗣本(588—645年1月...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章武三年,刘备在永安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来,托付自己的身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值得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资质太差不足以辅佐,你就自己做君主吧。”诸葛亮哭着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忠贞侍奉,到死为止。”刘备临终时,把鲁王叫过来对...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对刘邦为什么不杀心狠手辣的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都有被她杀掉的案例。吕后剧照对于那些开国将领,刘邦是希望看到他们被...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魏忠贤本来是一介草民,混迹于街头,迷恋酒色,为了生计,他自己动手阉了自己,为的是能进宫混口饭吃。魏忠贤虽然不识字,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挥刀自宫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进宫做一个太监。他22岁进宫,当时服侍的就是后来的明...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对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怎样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之一,种族等级制度让汉人面临无法生存的情况,皇室内部为了争夺权利,杀伐之事不在少数,朝堂官员更是贪淫腐败,最终受苦的,乃是辛辛苦苦的老百姓。由于各地民愤四起,多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