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元朝灭亡是因为远征日本吗

中国历史4天前3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元朝时期,忽必烈当时为什么要选择远征日本呢?对于这个事情的原因大家可能并不能给出答案。但是后面元朝的灭亡,是不是和远征日本有关呢?而且最重要的是,元朝两次远征日本都是失败告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元朝灭亡是因为远征日本吗

这次远征而元朝丢失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为何说远征日本是元朝灭亡的导火索,看这两次远征给元朝带来了哪些灾难性的后果:

1.1、打破了元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将元朝拖入了巨大的经济泥潭;

1.3、直接损失了十几万元军;

1.4、蒙古将领和 *** 将领之间矛盾逐渐白炽化;

1.5、带动着整个东南亚小国都敢公然对抗元朝;

元朝继承了部分蒙古大军的作战特点,那就是屠城和“缴枪不杀”。蒙古军这样做有如下几个目的:

1.6、杀光所到之处的所有无用之人,确保大后方的绝对安全;

1.7、战胜后鼓励士兵屠城,让士兵通过抢女人、抢财富和屠杀,即得到了欲望的满足,又缓解了战时的压力;

1.8、以战养战,所到之处,快速吸取本地的工匠、奴隶和炮灰;

但在元军远征日本时,忽必烈几乎丧失了以上的所有优势。

忽必烈本想通过这次远征来恢复自己在帝国之中的绝对权威和地位。但远征日本惨败之后,不仅仅要了忽必烈的命,也让元朝从此失去了锐气,并陷入了漫长的财政危机。

在失去了恐怖的震慑力和经济基础之后,元朝就只剩下苦苦挣扎了。所以说,远征日本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难道不是吗?

2、元朝为什么打不过日本

元朝之所以打不过日本,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喜水战,甚至跟大海都不沾边,加上当时他们限于对天文知识的匮乏,导致两次攻击日本都大败而归。

2.1、从今天蒙古海军建制反观元朝“海军”

也许大家还不知道,如果说大国军力海陆空协同作战、共同制敌,在今天的作战方略中可谓司空见惯,可如果你让今天的蒙古海军跟陆军协同作战,那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蒙古离大海最近的直线距离也有2000公里,不客气的说,他们未必见过大海。近代的蒙古地区直到1930年才拥有之一艘船,而且还是跑石油作业用船。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海军吗,答案是否定的。蒙古有,只是他们的海军编制只有7人,网友戏称“七武海”,据说舰长没有见过大海,更让人害怕的是只有1人会游泳,其他6人还是旱鸭子。

那咱们再把目光往回挪移,聚焦到元朝大帝忽必烈。从今日的蒙古海军反观忽必烈,简单来说,忽必烈的海军也是有名无实,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民族,能跟岛国军队开战吗,我觉得理论上,已经输掉一半了。果不其然,忽必烈的两次进攻,都已失败告终。

2.2、八幡大菩萨的“神风”

不禁有朋友要问,为什么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曾经横扫欧亚大陆呢。我们知道,游牧民族曾经轰动一时,发展迅速,席卷中原,其主要军备力量为铁骑,但是在冷兵器时代,这些力量已黯然失色。所以忽必烈的想法可能过于简单,低估了当时岛国的海军作战能力。

可是游牧民族的果断行事一贯雷厉风行,忽必烈想到哪里干到哪里。对日本发起进攻,说干就干。元军分别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攻打日本。

之一次攻打日本,因为台风原因,造成大批船只失事,当时元朝军力已所剩无几,据说日军在台风后,居然没有发现元军一条舰船。

几年后,忽必烈第二次东征日本,吸取之一次经验教训,他调集重兵15万,兵分两路,然而这次抢滩登陆更艰难,一来日军更加训练有素,二来元军受到疾疫困扰,徘徊良久的他们又遭遇到台风袭击,这一次几乎全军覆没。就这样,两次对日进攻都已惨败而告终。后来日军戏称两次大战,都要感谢八幡大菩萨的“神风”,据说今天日本的神风特工队,就是源于这个典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49961.html

“元朝灭亡是因为远征日本吗” 的相关文章

李斯最后死于赵高之手,到底是因为什么?

李斯最后死于赵高之手,到底是因为什么?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斯是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得力助手,也是秦朝最著名的宰相,但最后却被小小的宦官赵高害死,那么名相李斯是如何帮助秦朝完成统一的,又为何斗不过宦官赵高一,西行入秦李斯早年在楚国上蔡做小吏,负责保管文书。有一天,...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分水岭,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知道,古代是中央集权社会。这样的集权社会,因为是用高压的办法控制地方,因此,只要朝廷的统治力变弱,地方上就容易造反。中央集权的统治力变弱,一般都是朝廷进入了衰败时期,对地方上无法控制,地方上的诸侯...

隆科多为雍正立下大功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

隆科多为雍正立下大功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

还不知道:隆科多为雍正登基立下大功,为何会落得个被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22年,康熙临终之际,隆科多被任命为顾命大臣。雍正能顺利登基,隆科多功不可没,也因其拥戴有功,隆科多在雍正朝一度位极人臣。但没过几年,他就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告发,落得个抄...

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

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虽然没能实现统一中原,但在一统北方、推动佛教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魏时期还有一种残忍的继承方式,那就是“子贵母死,立子杀母”。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北魏后宫中的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并被立为太子,就会被赐死,元恂的生母林氏就是...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句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唐王李世民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妾,既然成了夺他李家江山的人。武则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正统女皇帝,在李世民之后,没有被殉葬,反而与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私通,直...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白号称“诗仙”,李贺号称“诗鬼”,相比较两人的诗风不难发现,李白的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飘逸,而李贺的诗却很消极,风奇崛凄清。李白活了61岁,而李贺只活了27岁,属于英年早逝。唐...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汤和是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文武功臣,首批受封的,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次封赏中,令人惊讶的是,跟朱元璋极其亲近,且军中资历最老的大...

于定国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贡献?

于定国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贡献?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郡郯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于公在狱史一职时,东海郡有一个妇女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没有孩子,对婆婆很是孝顺,婆婆心疼她让她改嫁却被她拒绝,后来老太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