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37年,游击队要打界首镇,根据情报,镇上只有七八个鬼子。

中国历史1周前 (11-21)2

1937年,游击队要打界首镇,根据情报,镇上只有七八个鬼子。张北华不放心,亲自到镇上侦察,结果发现镇子上有300多名鬼子,他吓坏了!

张北华原来是 *** 山东省委书记,但在1933年,因叛徒出卖,张北华被捕,被关了4年时间。

国共合作抗日后,张北华被释放出狱,组织上派他到泰安,让他领导泰西地区的抗日斗争。

接到任务后,张北华来到了泰安地区的夏张镇,不过这时候他只有一个人,要人没人,要枪没枪。恰逢这时,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逃,丢了大半个山东。

在逃跑过程中,韩复榘的溃兵跟不上,有的就留在当地欺负老百姓,这些溃兵打仗不行,一碰到日军跑得比兔子还快,但欺负老百姓可是一等一的好手。

这些溃兵连地主乡绅都敢欺负,张北华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就主动找地主乡绅商量,说可以组建一支自卫武装,要是日军或溃兵来了,也有自保能力。

地主乡绅见张北华气质不凡,十分认可他,就捐了十几条枪,张北华拿着这些枪,拉起了一支游击队。

经过两个多月的发展,张北华领导的这支游击队已经有六十多人了,不过自从游击队成立以来,还没有打过鬼子。张北华知道,只有把威名打出来,老百姓才会加入游击队打鬼子,他决定打响之一枪。

根据情报,界首镇上有七八个鬼子,不过距离界首镇约两公里远的界首火车站有三十多个鬼子。

张北华认为,游击队六十多人,只要筹划得当,完全可以干掉镇上的七八个鬼子,前提是不能惊动界首火车站的鬼子,不然他们可能反过来被鬼子消灭。

说干就干,张北华把游击队一分为二,一份潜入界首镇杀鬼子,一部分负责切断电线,同时监视火车站的鬼子,一旦这些鬼子支援界首镇,这部分兵力要尽可能地拖住鬼子,为进入界首镇的游击队争取时间。

张北华原本在火车站监视鬼子,但他等了很久,界首镇那边一直没有动静,他担心进入界首镇的游击队出了什么意外,就带着一个战士走小路过去看看。

到了镇上时,界首镇十分平静,周围的迹象告诉张北华,刚才这里没有爆发战斗,攻打界首镇的部队究竟去了哪里?张北华十分着急,就在镇上寻找起来。

在路过一个旅馆时,张北华看到了两个日军从旅馆走出来,等两名日军走远后,张北华走进旅馆,向掌柜询问日军的情况。掌柜深深地看了张北华一眼,显然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他就把日军的情况说了出来。

据掌柜所说,原本界首镇上只有七八个鬼子,但今晚不一样,晚上七点左右,有三百多名鬼子来到了镇上,他们抢占了不少老百姓的房屋,据说这些鬼子是路过界首镇,准备在这里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就离开。

闻言,张北华心中一惊,看来今天打界首镇,确实选错了时间,游击队六十多人,就是一起上,面对三百多名日军,也是以卵击石,根本不是对手。

张北华决定取消行动,等这三百多名日军走了,再攻打界首镇。正要撤出界首镇时,张北华看到一间房屋门口挂着膏药旗,门口停着摩托,但没有哨兵,张北华决定进去看看情况。他摸了进去,发现里面躺着十几个鬼子,都在睡觉,墙边还摆了十几支步枪。

看到这些步枪,张北华咽了咽口水,他一咬牙,带着小战士悄悄摸进屋内,两人轻手轻脚地把枪支挂在肩膀上,直到挂不下了,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屋子。

在离开界首镇时,张北华碰到了原计划攻打界首镇的部队,原来,这支部队走错了路,这才没有按时抵达界首镇。战士们看到两人肩膀上挂满的步枪,也有些好奇,连忙询问这些枪是从哪里来的。

张北华简单说了一下界首镇的情况。

一个战士突然提议,既然鬼子警惕性这么差,要不杀死几个鬼子再走吧。张北华认可了这个提议,他带着二十多个战士重新回到了刚才鬼子睡觉的地方,战士们用大刀砍死了正在睡觉的十几个鬼子。

等界首镇的鬼子反应过来时,张北华已经离开了。

监视界首火车站的部队见天快亮了,而界首镇一直没有动静,他们不甘心就这样退走,就打死了好几个日本哨兵,然后赶紧离开,不与日军硬碰硬。

两路兵力回到夏张镇清点战果,这次,游击队一共击毙了20多名日军,缴获了十几条步枪。

这个战果远超预期,游击队打响了威名,当地老百姓震惊不已,纷纷加入游击队。

经过一年的发展,到了1938年11月,游击队已经有4000余人,还被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50023.html

“1937年,游击队要打界首镇,根据情报,镇上只有七八个鬼子。” 的相关文章

关羽被杀后刘备做了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马上报仇

关羽被杀后刘备做了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马上报仇

还不知道:关羽被杀后,刘备并没有立刻为他报仇,他做的这件事暴露其野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夺了荆州南部的四郡,关羽被拜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这样做,就是想让关羽镇守荆州,自己亲自去取益州。关羽镇守这里的时候,斩杀庞德、降服于禁后威...

烛影斧声赵光义真的敢杀赵匡胤吗 赵光义到底有什么依仗

烛影斧声赵光义真的敢杀赵匡胤吗 赵光义到底有什么依仗

还不知道:如“烛影斧声”为真,那么,赵光义为何敢杀赵匡胤?他有何依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976年,北宋开宝九年十月,踌躇满志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而在赵匡胤活着的长子赵德昭已经25岁,次子赵德芳也已经17岁的情况下,却是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登基,成...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人,东晋末年群雄之一,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士族,从孙恩起兵,孙恩死后,被推为主。朝廷欲安抚东土,命为永嘉太守。元兴元年(402),三吴大饥,乃自临海入东阳,屡被刘裕击败。...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生卒年不详),字幼宰。南郡枝江县人。东汉末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董和率家族西迁。在刘璋手下相继担任牛鞞、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任内以身作则,改善了崇尚奢华的风气。后迁任益州太守,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深得他们的爱戴。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取...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名声差?强迫读书人互相指责,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好,这大概和他残酷对待兄弟手足和逼压官员士绅纳税有关。不过雍正也是个很有趣的皇帝,在对待某些敌视他的官员士绅方面,雍正不像他的父亲...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是明末时期农民军与明军之间的作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四月,在关外辽东战场,历经两年时间的松锦之战结束,明军完败。这一仗把明军最精锐的部队打掉了八成多,仅剩下吴三桂所属部分关宁军退至宁远孤城,整个辽西走廊不再有制约清军的意义,彻底成为清军的跑马...

赵达:三国时期东吴术士,研究九宫一算术数

赵达:三国时期东吴术士,研究九宫一算术数

赵达,洛阳人,三国时期东吴方士,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灵,属于六十甲子神之一。与刘惇、吴范、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其妹妹为孙权之妾。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达从小他就跟随汉朝侍中单甫求学。他认为东南方向有帝王的征候,可以躲避灾难,因此离开家乡南渡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