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范宗尹是什么人?他的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0)131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南宋宰相。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029年),宋高宗赵构任命了一位叫范宗尹的官员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一职。

范宗尹是什么人?他的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第二年,即建炎四年(公元1030年),因时任首相吕颐浩被罢免,范宗尹按序顶上,成为 *** 首相。

没多久,范宗尹就因献策加大前线军事将领的事权和军权的建议,受到宋高宗认可,得以转正,成为正式的首相,《宋史·范宗尹传》中记载:

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权,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上从其言。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

范宗尹成为副相时的年龄是29岁,成为首相时的年龄是30岁(很多野史记载的年龄是31岁,大致就在这个范围以内)。

他是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时的进士出身,彼时,他为官时间还不到10年。

因此,范宗尹成为两宋最年轻的首相,也是自进入官场后,最快成为首相的官员,史载:“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宋高宗为什么要任命这么一个年轻的首相?满朝大臣中,就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从范宗尹被提拔成正式首相之前,给宋高宗提出的建议看,他是个知道变通的官员。

在宋朝,敢于提出授予更多兵权给武将,即“稍复藩镇之法”,是相当不容易的。

不过,范宗尹并非是主战派,他提出多授予兵权给武将掌控,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害怕金军打过来。

当时,南宋朝廷急需武将卖力当炮灰,范宗尹的建议只是契合了严峻的形势及宋高宗的心理罢了。

实际上,范宗尹是妥妥的对金求和派和投降派,这才是宋高宗任命他当首相的真正原因。

早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时,金国南侵,向宋朝要求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府,而范宗尹当时的态度就是“请弃之以纾祸”。

在《续资治通鉴》中,对当时宋朝讨论是否割地时的争论,记载很详细,连秦桧都反对割地,而范宗尹却大哭求赞同:

靖康元年十一月,戊辰,王云至自金军,言事势中变,必欲得三镇,不然则进取汴都,中外大骇。己巳,集百官议三镇于延和殿,各给笔札,文武分列廊庑,凡百余人。惟梅执礼、孙傅、吕好问、洪刍、秦桧、陈国材等三十六人言不可与,自范宗尹以下七十人皆欲与之。宗尹言最切,至伏地流涕,乞予之以纾祸。

后金国违约,范宗尹因“首议弃地”被罢官,“靖康之变”后,金国扶持张邦昌伪楚政权,范宗尹被张邦昌起复,成为伪楚朝廷的官员。

金国退兵后,张邦昌自去帝位,重归宋朝朝廷辖下,范宗尹开始为宋高宗效力,仅过了三年,就混成了首相。

范宗尹是什么人?他的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跟随宋高宗南逃的官员其实不少,范宗尹的资历在其中属于小字辈,按理说,怎么也轮不到范宗尹这么个只有不到10年官场资历,且为伪楚效力过的人当首相。

除了范宗尹对金主和的政治态度外,他的运气也不错,在建炎三年到四年这个时间段里,恰好是宋高宗没人可用的时候。

宋高宗此前任命的首相和副相中,李纲是彻头彻尾的主战派,只任职了七十多天就被罢免(范宗尹曾连上三份奏疏请求罢免李纲,后被贬斥出外)。

而被范宗尹顶替的吕颐浩,因以首相身份掌控兵权,还劝说宋高宗亲征黄天荡,并在宋高宗想跑时,主动要求带兵在前线拒敌,而被宋高宗忌惮,因此被罢免。

李纲主战,吕颐浩专权,至建炎四年被金国追得亡命海上时,畏金如虎,且毫无安全感的宋高宗,对类似的官员,是敬而远之,不敢再让这样的臣子为相。

另外,深受宋高宗信任的杜充、汪伯彦、黄潜善,这几位被宋高宗视为自己亲信的官员,全部在范宗尹接任首相的前一年出了事。

建炎三年,杜充以宋朝右相的身份向金国投降。

同年,扬州被咄咄逼人的金国攻陷后,面对沸腾的舆论,汪伯彦、黄潜善替宋高宗背上了卖国求荣的锅,全部被罢官。

即使宋高宗要重新起用汪伯彦、黄潜善,也需要等个几年时间后才行(黄潜善没等到起复,建炎四年就去世了)。

宋高宗最信任的几位亲信臣子同一年一起出事,让宋高宗临时性缺人了。

他急需志同道合的臣子来帮自己分担求和的压力,于是,重新起用了此前因弹劾李纲被贬斥的范宗尹,并在起用的当年,即提拔其为副相。

前面讲了,宋高宗让范宗尹担任首相,是因为范宗尹对金主和,跟宋高宗志同道合,再加上建炎四年时,宋高宗临时缺人用,所以,范宗尹捡到了大便宜。

范宗尹还有一个让宋高宗看重的一面就是,他年轻,不到10年的官场资历,意味着他没有多少根基,想坐稳这个位置,就需要看宋高宗的眼色行事。

几项优势叠加,造就出来了这么一位两宋最年轻的首相,范宗尹显然并非是因为才干而上位。

这么年轻的首相,在宋高宗眼中,其实也是用来背锅和过渡的,仅凭年龄和资历,范宗尹这个首相就当不长。

事实上,范宗尹也只当了一年多首相就被罢免,搞掉他的是宋高宗和秦桧,接替他担任首相的,是秦桧。

秦桧是在范宗尹担任首相的那一年才回到宋朝,当时很多人质疑秦桧,恰恰是范宗尹力保秦桧是忠臣,《宋史·秦桧传》中记载:

范宗尹是什么人?他的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桧之归也,自言杀金人监己者奔舟而来。朝士多谓桧与樐、傅、朴同拘,而桧独归;又自燕至楚二千八百里,逾河越海,岂无讥诃之者,安得杀监而南?就令从军挞懒,金人纵之,必质妻属,安得与王氏偕?惟宰相范宗尹、同知枢密院李回与桧善,尽破群疑,力荐其忠。

因为范宗尹的力保,秦桧才得以被宋高宗认可,结果,秦桧回来的第二年,就配合宋高宗把范宗尹从首相的位置上拉下来了。《宋史·秦桧传》中记载: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七月,宗尹罢。先是,范宗尹建议讨论崇宁、大观以来滥赏,桧力赞其议,见帝意坚,反以此挤之。

对上,范宗尹只能跟着宋高宗摇摆,对下,却被自己看重的秦桧背刺,仅仅10年的官场经验,显然不足以让其坐得稳首相的位置。

有了秦桧这么一位主和的人才,且资历,政治斗争经验更加丰富的替代者,宋高宗也就不需要年轻的范宗尹了。

范宗尹的一生,跟他的首相经历一样短暂,他只活了三十七岁。

从他整个的为官经历看,也没有多少值得一赞的政绩,只不过因缘巧合成为了两宋最年轻的首相,才让他在史书上有了更多的记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487.html

“范宗尹是什么人?他的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的相关文章

庞籍:北宋时期宰相,提携了司马光、狄青等人

庞籍:北宋时期宰相,提携了司马光、狄青等人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北宋宰相。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官员,研究学问而有智谋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

诸葛亮是因为魏延的干扰才续命失败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

诸葛亮是因为魏延的干扰才续命失败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

还不知道:诸葛亮的七星灯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魏延干挠,真的可以续命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的一句话。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角色出现在《三国演义》中。这本书写尽了三国时期的风云之事,并且道尽了很多大浪淘沙出来...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还不知道:乾隆是真心让位给嘉庆的吗?当太上皇的三年多时间里他都在干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主动让位的皇帝,他在85岁这一年主动让位给儿子嘉庆,但是乾隆在让位之后当太上皇期间,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揽权再揽权,退位...

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人去杀他

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人去杀他

还不知道: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樊哙是刘邦的连襟,追随刘邦举兵反秦,忠心耿耿。没想到刘邦临死前,竟然令陈平杀死他,提头来见。陈平左右为难,想了一个办法,留了樊哙一条命。常言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张辽身为吕布麾下的八健将之首,与高顺的地位相比如何?

张辽身为吕布麾下的八健将之首,与高顺的地位相比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吕布作为汉末割据诸侯之一,也曾割据一方,手下有八健将,张辽是八健将之首,排名第一,那么,吕布的另一位大将高顺,为何不在八健将之列?高顺的地位和张辽相比,究竟谁高?张辽是吕布八健之一,这不用细说,张辽最开始是跟着丁原,后来,跟随何进,...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朱元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英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解缙在时人眼里是“幼颖敏”,自小就有“神童”美称。明1388年,解缙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被称为“一门三进士”。在当时,他也是明朝有名的三大才子之一(另外两位是杨慎和徐渭)。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五征蒙古,南...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虽然颇具才能,但在其父汉灵帝采纳宗室之狼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后。东汉的灭亡已经大势所趋,即使光武再世也难以挽回。因此汉献帝做了数十年的儿皇帝后,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东汉王朝至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