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3)91

对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崇祯帝为何拒绝了南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哥哥明熹宗的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继位之后他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中兴大明;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可以说崇祯帝一生做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应该就是崇祯帝在闯军攻入京城之际拒绝了南迁,直接断送了大明江山。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崇祯帝若南迁,至少不会自缢于煤山,大明江山也不会在他死后分崩离析。毕竟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度,南京保留了六部等权力机构,崇祯帝只要到了南京就能立刻重建朝廷,继续执掌大明江山。可惜他还是拒绝了南迁,这也成为了后人惋惜明朝的一件事。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杀到京城了,崇祯帝见状也不得不考虑退路。朝堂上绝大多数大臣都建议南迁,有些干实事的大臣甚至都提出了南迁的具体计划以及战略部署,天津巡抚还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准备了200艘船和5000名步骑护军,以此来保证崇祯帝从北京迁往南京之路的安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崇祯帝一声令下,朝廷就能立马行动。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但崇祯帝优柔寡断的性格决定了他没有那么容易做决定。毕竟当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就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帝南迁就属于违背了祖训,朝中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也坚决反对南迁,他们指使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激烈谏阻。本就不愿意违背祖训的崇祯帝见到有大臣劝阻,更加难下决定。就在两派大臣扯皮之际,李自成已经攻入北京了,这时候再想南迁已经晚了,为保颜面崇祯帝只得自缢于煤山,也算成全了“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保留了大明皇帝的气节。

按理说崇祯帝自杀后那些反对南迁的大臣应该随之一同殉国。可讽刺的是,李自成刚入主紫禁城,这帮人就舔着个脸投降了,还将自己中饱私囊的钱财统统献了出来,只为求李自成留他们一条小命。李自成自然也不喜欢这些墙头草,所以杀了不少明朝旧臣。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由此可见崇祯帝确实不太会识人用人,若他有自己的主见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怎么会在关键时刻听信小人的谗言而犹豫不决,从而错过南迁的更好时机,葬送明朝江山呢?所以以崇祯帝的性格和能力,就算到了南京稳住了政局,也依旧无法力挽狂澜,拯救行将就木的明朝。无非是多拖些时日,或许能拖到自己驾崩,把亡国之君的名号甩给儿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2835.html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的相关文章

翟让:隋末瓦岗军首领,为推翻隋朝的斗争发挥重要作用

翟让:隋末瓦岗军首领,为推翻隋朝的斗争发挥重要作用

翟让(?—617年),字号不详,东郡韦城县人,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军)首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功高强,颇有胆略,善使长枪。初为东郡法曹,因事犯法,逃入瓦岗寨,率众发动起义。攻陷荥阳,击杀名将张须陀,夺取兴洛仓,控制中原地区达三年之久,有效歼灭和牵制了隋朝军队,为推翻隋...

历史上乾隆恢复了张廷玉的名誉,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乾隆恢复了张廷玉的名誉,是因为什么?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在位六十年,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先解释一下文章标题的“抄家”。正史记载,张廷玉没有被抄家,只是被勒令尽缴颁赐诸物。《清史稿。张廷玉传》载:“上以责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乾隆只是让张廷玉上缴赏赐之物,这跟抄家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但执...

刘邦泗水亭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泗水亭长是村长吗

刘邦泗水亭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泗水亭长是村长吗

还不知道:刘邦当的“泗水亭长”到底是多大官?是村长?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四百多个帝王,其中朱元璋和刘邦都是农民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民,一贫如洗,他被迫当了和尚,四处游荡,最终参加了起义,建立了大明。刘邦可不像朱元璋,刘邦虽然也是农家子弟,但是刘家也...

盛庸曾经有过一次杀死朱棣的机会,被无知的朱允炆打断了

盛庸曾经有过一次杀死朱棣的机会,被无知的朱允炆打断了

众所周知盛庸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时朝廷军的一个主要将领,其实在东昌之战中,盛庸曾经有过一次杀死朱棣的机会,但是却被无知的朱允炆打断了,不得不说,朱允炆的皇位丢的实在不冤枉,他没有一点帝王之相。东昌之战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中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场,其发生在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1400年12月25日,参战...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你真的了解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曹魏却是年轻人才层出不穷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估计都对三国前中期的故事耳熟能详,而到了三国后期,大家都有一种落差的感觉,因为作者是站在蜀汉为主线来开创的故事线,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名臣良将的后代很少有出彩的人物,反观曹魏...

刘封封地就在关羽附近 关羽被杀前刘封为何按兵不动

刘封封地就在关羽附近 关羽被杀前刘封为何按兵不动

对刘封的上庸就在襄樊近旁,为何他却始终按兵不动,不去援助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在战场上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夺取汉中后,刘备派他与孟达一起夺取上庸,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可就是这样一个与刘备如此亲近的人,在关羽覆亡的过程中袖手旁观,最终被刘...

宜妃郭络罗氏与雍正关系如何?为何会被羞辱?

宜妃郭络罗氏与雍正关系如何?为何会被羞辱?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第四子,年号雍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一生嫔妃不少,有史可考的就多达42人,在这些妃子中,宜妃郭络罗氏“眷顾最深”。可是康熙去世后,她却被雍正当众羞辱,这是怎么回事呢?郭络罗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出身一般,是佐领三官保的女儿。说起来,康熙在...

宕渠之战张郃为何会战败?事后受到了惩罚吗?

宕渠之战张郃为何会战败?事后受到了惩罚吗?

公元215年,张飞经历了宕渠之战,这一战是张飞辉煌的一战,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魏名将张郃在巴西郡宕渠被张飞击败,丢失瓦口关,张郃败的非常惨,弃马从山上逃走,身边只剩下十几个随从,非常狼狈。张郃步行到了南郑,曹洪一见张郃的惨样,气坏了,要杀张郃,但是,因为行军司马郭淮劝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