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美国历史课本,介绍六个中国名人,处处惊掉人下巴

中国历史2周前 (04-26)1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敢信,没什么历史底蕴的美利坚所用的世界历史教科书竟然有一千多页,而其中关于中国的描述只有20多页。

虽说很少,但与其介绍的别的东方国家相比,中国历史的这一占比已经是很高了。

而对于中国灿烂的五千年文化,美国的教科书进行了许多省略,着重介绍了六个人物,而对他们的介绍,却与中国的略有不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秦皇汉武

讲中国历史,秦始皇是绝对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因为他统一了当时的中国。

而更为关键的是,他开启了延绵2000年的封建制度,而其创立的许多制度都在后世王朝中延用。

美国人在书里着重介绍了秦始皇,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在他们的历史书中,始皇帝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他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建立了一整套稳固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深刻的影响了后世中国。

他们还将始皇帝与对印度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阿育王放在一起,进行了一番比较,俨然是“并列”关系。

但就两人建立的政治体制而言,我们的始皇帝显然是更胜一筹的,阿育王虽然统一了印度次大陆,但依旧是一个奴隶制国家。

而秦始皇却将中华大地带入了封建制进程,还对全国上下的文字、币制以及度量衡等进行了全方位统一,这是文明的表现,更是他“千古一帝”名号的由来。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教科书中,秦始皇统一的并非整个中国,只是中国北方,他们大体上依旧认为那时候的中国南方还是一片荒芜。

但实际上,秦始皇时期秦国就在中国南方设置了桂林与南海等郡,只统一了北方并不准确。

第二位就是汉武帝了,美国人也花了不少笔墨在他身上,但介绍的内容与中国自己介绍的不同。

在中国的历史书中,我们会讲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会讲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操作,然而到了美国人面前,他们着重说的却是灭匈奴。

因为在他们眼里,汉武帝派出霍去病、卫青等将领向北攻略,极大压缩了匈奴人的生存空间,故而匈奴人向西迁移,影响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尤其在公元五世纪左右,西罗马帝国灭亡,许多人就认为这与匈奴人的入侵有极大关系,故而推导到了汉武帝的身上。

但这前后隔了几百年的时间,是否有直接关系其实难以论证,故中国教科书并未采用这些说法。

思想先潮

再过来,就是孔子了,这位圣人先师亦是介绍中国时绝对绕不开的人物,因为直到今日,孔子都还是中国的一个“名片”。

但与我们称其为思想家不同,在美国人眼中,孔子更像是一个“立法者”,在他们眼中,孔子是中国法律的启蒙人物。

这也并不是什么错误,孔子创立的思想学说对中国的法律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中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都涉及到了社会秩序的维护,本身就有法律的色彩。

然而中国人更加看重孔子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因为儒家思想影响的不只是中国的法律,还有政治体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第四个要说的,是武则天,这可能是许多人想不到的,因为我们一开始就说过,这教科书中就只有20页。能排进来的绝对都是历史洪流中的“能人”。

武则天的政治手腕以及治国能力是不用说的,可以说是一位有才能的君主。

但我们也要看到,她是在唐太宗与唐高宗打下的基础上治理国家,与刘邦、朱元璋等人当然是没得比的。

所以武则天身上就有一个标签吸引美国人了,那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

美国人在讲述武则天的故事时,着重讲了她如何一步一步从后宫嫔妃成长为盛唐君主,直接将其称赞为之一个向“男权”发起挑战的“女权主义者”。

而在武则天任内,她任用女性作为官员,更是女权崛起的象征。

从“唯一女皇帝”到“任用女官”,都让美国人认定,武则天是一个“女权主义”的先锋人物。

国际影响

美国教科书所涉及的世界历史,大多数都是西方的历史,故在介绍中国历史的时候,也着重写了古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其中有两个人被他们提及,一个是唐太宗,另一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郑和。

中国的历史书介绍唐太宗,首先会是“玄武门之变”,而后就是其一系列的治国方略,将中国发展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开启了“贞观之治”。

但在美国历史书里,这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唐太宗时期中外之间繁荣的贸易交流。

当时的长安,绝对是一个国际驰名的大都市,80平方公路的土地上有两市一百零八坊,一百五十米宽的朱雀大街贯通南北,人口多达百万。

新罗人、日本人、罗马人、波斯人等等络绎不绝,各国奇珍异宝也纷纷汇聚于此,流向全国。

而除长安外,扬州、宁波、广州等都是这番景象,中外交流之繁荣景象是前所未有。

如果唐太宗是将外国人引进来的代表人物,明朝的郑和便是走出去的代表。

对于郑和的介绍,中国与美国就差不多了,在那个航海极为危险的年代,他七次率领舰队出访各国,实乃壮举。

美国人将郑和与麦哲伦相对比,但这实在是没有对比性的,麦哲伦手下最多的时候就5艘船,而郑和手下大大小小有200多艘。

其次就是郑和出访过程中,送出去的比带回来的都多,且都是文明的交流,这与西方冒险家的劫掠也是完全不同的。

纵观美国教科书中关于中国的介绍,只能说是冰山一角,与其说介绍中国,不如说是借中国人来讲自己的故事。

就这20页内容,实在不能立体的展现出中国的样貌,并不利于别人了解中国,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内容吧!

参考信息:

美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 - 中国知网

略论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古代中国形象——以McGraw-Hill版《世界历史》为例 - 中国知网

阿育王究竟是谁?阿育王和秦始皇嬴政的比较-趣历史网

西罗马的灭亡真的是因为匈奴的入侵吗?事实如何?_趣历史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3023.html

“美国历史课本,介绍六个中国名人,处处惊掉人下巴” 的相关文章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被称为一代神医,出生于东汉末年,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曹操头痛难忍,听说华佗医术高明,想让华佗帮自己治病,结果华佗说需要砍开头颅,结果曹操怀疑华佗想害死自己,于是先把华佗干掉了。这是笔者最早接触到的曹操杀华佗的记载,其实这只是罗贯中的小说一家之言,杜撰而...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为州从事。马良...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翦为求自保,向秦王要田要地要房屋的事情,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事讲的是,秦王在灭赵国、残燕国、亡魏国之后,准备攻打强大的楚国。于是他问王翦怎么打?王翦说,得给60万兵力。秦王觉得兵力太多了,于是问王翦的副手李信。李信说,只需要20万兵力就...

都说良禽择木而栖 沮授为什么不选择投降曹操

都说良禽择木而栖 沮授为什么不选择投降曹操

还不知道:良禽择木而栖,沮授为何不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沮授可以说是袁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沮授曾对袁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但袁绍并不听从。...

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之后 貂蝉为何在第二天就自杀了

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之后 貂蝉为何在第二天就自杀了

对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为何貂蝉隔天就自杀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她是三国第一美人,身为女儿却心怀家国,不畏艰险只身入龙潭,可在被曹操当作战利品送给关羽后,第二天就自尽而亡香消玉殒,那么,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代美人貂蝉做出这样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毋庸置疑是战国末年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战国末...

后世是如何评价步骘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步骘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避难,进入江东,担任讨虏将军(孙权)主记。历任海盐县长、车骑东曹掾、徐州治中、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出任使持节、征南中郎将、交州刺史。平定交州有功,加位平戎将军...

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还不知道: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父子篡夺大权,使得重镇寿春的将领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