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辽宁475,一座军工城的昔日荣光,从繁荣到衰败,令人唏嘘

中国历史2周前 (04-27)8

在辽宁省凌源市杨杖子镇的街中心广场,一座落满历史烟尘的人像静静地伫立,手臂坚定地指向北方的路。这条蜿蜒曲折的路,宛如这座小城的命运,一路坎坷,一路变迁。曾经繁华喧嚣的军工城,如今已是空城瓦砾,几万人星散,只留下影影绰绰、模模糊糊的过往痕迹。

在努鲁尔虎山的怀抱中,向东化工厂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始建于1947年的475厂,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生产了大批无烟火药,装配了无数枪炮弹药,为国家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军工产业的转型,这座曾经繁华的工厂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命运。

1969年,475厂迁往辽宁凌源,上万名工人开始在这片沟壑之中扎根。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军工技术,也带来了生活的烟火气。向东厂,这个有山有水有故事的的世外桃源,曾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水河与青龙河交汇,牛马成群,厂房与办公楼错落有致,军工超市、军招所、公社食堂、军工大礼堂等设施一应俱全。然而,随着2006年厂子的搬迁,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

当年的军工厂,不仅生产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和生活环境。柏油路、照明电、自来水和液化气的使用,让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墙之隔,一边是炊烟袅袅的乡村景象,一边是机床轰鸣的工厂生产,这种独特的画面,成为了那个时代军工城的独特记忆。

大食堂是工人们日常聚餐的地方,除了因倒班必须在厂区保健食堂就餐外,大家每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每到就餐时间,食堂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工人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吃饭也打冲锋”的习惯。每当食堂卖肉食和面条时,大食堂里便人山人海,大家争先恐后地排队打饭,完全没有了平时老老实实排队打饭的规矩。这种场面虽然有些混乱,但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味。

每周放映一场的露天电影是大家最为期待的时刻。傍晚时分,大家便早早地开始占位子,期待着在银幕前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后来建成了大礼堂,大家还可以在风雨无阻的情况下欣赏电影。在厂区里,广播喇叭就是大家的时间表。只要它一响,工人们就知道该上下班了。大家骑着自行车,急忙去菜市场买菜,有的端着陶瓷茶缸,去托儿所和子弟学校接送孩子。道路上常常挤满了大人小孩,热闹非凡。

虽然厂区都落在偏远的深山里,但在那个年代,“以厂为家”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厂区里基础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完善,大家说着不同于外面乡镇方言的“厂话”,楼前楼后全是工友,楼上楼下全是同事,在这片封闭的小天地里过上了自给自足的集体主义生活。

两万多工人被异地安置,厂子搬迁到辽阳和鲅鱼圈,留下的只是空荡荡的厂房、居民楼、学校、医院和文化宫。这些曾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如今已是破败不堪,垃圾遍地,门窗玻璃破损。只有那座崭新的WA021式155毫米加农榴弹炮,静静地矗立在院子里,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这座炮,是引进奥地利gc45榴弹炮技术的先进火炮,曾在一段时间内是世界上更先进的火炮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被遗留在了这片废弃的军工城中。或许,这是当地想要开展军工旅游业而留下的,想要让人们通过这座炮,去感受那段曾经辉煌的军工历史。

随着军工厂的破产清算,这座曾经繁华的小城也迅速衰败。人去楼空,资产被地方接手。几年后,这座小城就变成了一座面目狰狞的鬼城,居住人口由高峰时的5万人瞬间跌落到现在的5000人。从繁华到荒芜,这座小城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留下了怎样的故事?

在这片废弃的军工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痕迹。总厂下属的生活服务公司和各种分厂,为工人们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保障。粮站、液化气站、煤场、肉食店、图书馆、医院、商场、发电厂、文化宫、体育馆、电视台等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自产自销的汽水厂、雪糕厂、针织厂、印刷厂和奶牛场。教育方面也是一条龙服务,从托儿所到电大,子弟小学、中学、技校一应俱全。

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了过去。这座小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喧嚣,只剩下空荡荡的厂房和破败的居民楼。但是,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的人们,他们的记忆和故事,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3065.html

“辽宁475,一座军工城的昔日荣光,从繁荣到衰败,令人唏嘘”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