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9)71

张温,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族?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虽然说孙权晚年,对于江东士族有不同程度的打压,但张温却早在公元224年即被废黜,当时孙权甚至还没有完成称帝大业。顾、陆、朱三家此后在东吴朝堂之上一直位高权重,有很大的话语权,张温到底做了什么让孙权下狠手?

才华横溢,出使蜀国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人,出身吴郡张氏。父亲张允,因轻视钱财重视贤士,声名显扬州郡,任孙权的东曹掾,随后去世。张温从小就修养节操,容貌奇异伟岸。孙权听说,就询问朝中大臣说:“张温能与当今何人相比?”大司农刘基说:“可与全琮同等。”太常顾雍说:“刘基未详细了解到张温为人。张温当今无人可比。”

孙权说:“如果是这样,则张允就算没有死!”于是征召张温请与之相见。张温谈吐文雅对答如流,旁观者倾慕,孙权为之改容加礼。召对完毕出宫,张昭握着张温的手说:“老夫把心意托付你,你应该明白。”于是孙权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迁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重视。

张昭、顾雍在吴国的声望、地位不用多说,他们对于张温这样一个后辈,有如此高的评价和期许,可见其确有才华和能力。孙权也显示出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一面,给予张温很高的官职、地位。选曹尚书相当于后世的吏部尚书,太子太傅更是非常荣耀的职位。

东吴黄武三年(224年),张温三十二岁时,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国。临行前,孙权谆谆嘱咐张温此行主要目的是与蜀国交好,和诸葛亮说清楚自己之前向曹丕称臣的缘由。张温出色完成使命,并且得到了蜀汉朝堂的一致赞誉(蜀甚贵其才)。

莫名其妙,孙权出手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按理说,张温不辱使命,而且又没有出什么纰漏,孙权应该奖励他才对,但张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等待他的是下狱治罪:

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三国志·张温传》

此处记载明确说明了孙权搞掉张温的原因:之一,孙权暗恨张温回来后到处宣扬蜀国的政治清明;第二,孙权忌惮张温的名声太大,举国上下都非常欣赏崇拜,担心张温终究不为自己所用。于是准备找机会“中伤之”,正好碰上“暨艳事件”,于是借机拿掉张温。

这两条理由都显得有点“无厘头”。首先说“称美蜀政”,是孙权派张温出使蜀国,并且让他交好蜀汉,说几句蜀汉的好话怎么成了罪过?其次,本来孙权用张温,就是因为张昭、顾雍等人非常欣赏张温的才华和名气,现在又嫌张温名气太大?

权斗杀人不见血

骆统上表给张温求情,说张温没什么罪过,不过是有人嫉妒张温受宠,故意陷害他,孙权不听。虽然没有杀张温,但仍被“斥还本郡,以给厮吏”,六年后病亡。;张温诸弟张祗、张白“亦有才名,与温俱废”;甚至连张温已经嫁人的三个姊妹,也“皆见录夺,饮药而死”,堪称家破人亡。

吴郡张氏自此一蹶不振,后世不见记载。张温被废黜,甚至整个家族都被彻底打压,到底是为什么呢?答案还得从张温被下狱的导火索——暨艳事件中寻找。

暨艳,字子休,吴郡人,暨艳个性耿直、刚正不阿,喜欢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依据,臧否人物。张温引荐暨艳,让其担任选曹郎,官至尚书。张温早年曾担任过选曹尚书,或许正是看重暨艳的性格特点和能力,才让其担任选曹郎,结果却为自己日后被废埋下了伏笔。

公元224年,北方恢复稳定,为孙氏立国提供了“人才基础”的“北士南流”也基本停止,放眼望去,吴国的朝堂上多半是吴会豪门。淮泗集团的子弟,很多还是靠着爷爷、老子的势力滥竽充数。暨艳看到了这一点,他觉得身为国家人事部门的一把手,必须要做点什么,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官吏考察(弹射百僚)。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并以地位最清贵的郎官为重点(核选三署)。暨艳的措施非常严厉,考察称职的不到十分之一,不称职的都被连降几级,有“经济问题”的 全部改为“军吏”。让那些豪门出身的“官二代”、“官三代”当军吏,等于是把他们从士大夫阶层里开除了。别说他们自己不愿意,他们的爷爷、爸爸、伯伯、叔叔能答应吗?

这事闹大了,群情汹汹。最后,孙权亲自出来给他们 *** ,而一心要整顿吏治的暨艳,则论罪自杀。孙权是更高领导,以政治家的眼光,觉得要维护孙家王朝的稳定,不仅不能这么干,而且还要让暨艳死,给豪门一个交代。

而由于张温是暨艳的引荐人,而且孙权认为暨艳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张温在暗中谋划指使(艳所进退,皆温所为头角)。所以虽然暨艳自杀了,但张温也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恐怕这才是张温被废黜的真正原因。

权力斗争,向来是杀人于无形之中。张温、暨艳所作所为,或许本心是一心为国、一心为公,但由于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遭到了强烈的 *** 和反噬。张温虽然作为江东大族,声名远播,却也难逃覆灭的下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891.html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刘璿: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为何被乱兵所杀?

刘璿: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为何被乱兵所杀?

刘璿(224年―264年),字文衡,涿郡涿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宗室,蜀汉昭烈帝刘备长孙,后主刘禅长子,北地王刘谌长兄,母王贵人。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璿生于建兴二年(224年),延熙元年(238年),立为太子。咸熙元年(264年),蜀汉大将...

历史上袁绍与曹操二人的心胸如何?有何不同?

历史上袁绍与曹操二人的心胸如何?有何不同?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你争我夺,人人都想自立为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良药苦口利于疾,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听好听的、顺从的话,不喜欢别人反驳或者批评自己,然而往往那些给你泼冷水的人,才是对你最好的人。官渡之战田丰多次劝谏袁绍不要出兵...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曹丕即位后七年就驾崩了 曹丕为何如此短命

曹丕即位后七年就驾崩了 曹丕为何如此短命

还不知道:曹丕在位7年就驾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争霸的历史中,魏国毫无疑问是历史的主流,因为这个国家在三国之中最像一个国家,而且有了基本的国家构架。正因如此,这个国家虽然故事比较少,但是却是发展势头最好的一个,未来统一天下的希望也都在这里。不过可惜,在曹...

李世民和杨广有没有血缘关系 李世民为何不传位给李恪

李世民和杨广有没有血缘关系 李世民为何不传位给李恪

李世民和杨广有血缘关系吗?为什么李世民不肯传位给杨妃子李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世民和杨广,是表叔侄的关系。当时有个世家姓独孤,有两个出色的女儿,一个嫁给了李家,一个嫁给了杨家。杨家的这个生了儿子叫杨广,谥号隋炀帝;李家的这个有个孙子叫李世民...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

李陵作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李陵为何会站在汉朝对立面

李陵作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李陵为何会站在汉朝对立面

还不知道:飞将军的后人李陵,为什么站在了汉朝的对立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陵所在的李家世代为将,祖上是秦国名将李信,他的爷爷也是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李陵无论脾气,或者心性,简直就是李广的克隆版。李广射箭天下无双,李陵亦是射箭高手,这是其一。李广浑身是胆,天不...

后世是如何评价诸葛恪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诸葛恪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代领其兵,之后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