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棣为何不敢杀功臣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0)128

对朱元璋敢杀功臣,为何朱棣称帝后,却不敢杀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自古以来,但凡开国功臣,大多数晚年下场都很悲惨,要么是被统治者害死,要么因为长年血战沙场,留下一身伤痕,晚年生不如死,少有能有逃过一死的功臣,其中杀功臣最厉害的皇帝,当属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

朱元璋称帝后,在短短二十多年内,便将昔日跟随自己打天下的34位开国功臣,杀剩下4位,其手段血腥残忍,牵连数万条人命,可谓是让后世者震惊,这一起杀功臣的案例也被世人称为“胡蓝之狱”。

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为何他的儿子朱棣,却不敢杀功臣呢?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经四年的战争,朱棣成功夺取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

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棣为何不敢杀功臣

随着靖难之役的胜利,大多数跟随明成祖朱棣的开国功臣,整日也开始惶恐不安,毕竟前有朱元璋大杀功臣,谁也不知道明成祖朱棣继位后,会不会效仿自己父亲的举动。

然而令世人没想到的是,朱棣称帝23年,不仅没杀功臣,反而对开国功臣还很好,这一反常举动,也让后世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这个原因也很简单。

朱元璋杀功臣,是为了中央皇权的隆固,以胡惟庸为例,胡惟庸是明初宰相,明初中书省是朝廷权力更大的一个机构,甚至权力还比皇帝还大。

皇帝要发布任何旨意,都要通过中书省宰相的阅览,如果皇帝的旨意是损害到朝廷和百姓的利益,中书省可以驳回,那么皇帝的旨意是发不出的,如果皇帝的旨意不通过中书省,私下发布出去,底下的大臣也不会认同。

因为这个制度是从汉朝延续到明初,当然权力的分散也有好处,这样可以避免皇帝胡作非为,让国家的统治更加稳固。

但朱元璋是一个对权力极其看重的帝王,又怎么会允许有这样一个机构来分散自己的权力,为了废除这个制度,朱元璋才会对胡惟庸这个开国功臣下手,要是不杀了胡惟庸这个宰相,朱元璋是无法废除中书省这个机构的,皇权跟相权的争斗,才是朱元璋杀功臣的根本原因。

朱棣之所以不敢效仿父亲朱元璋杀功臣的举动,一是朱棣的皇位,并不是通过合法继承的,在封建社会以仁孝治天下的理念影响下,朱棣这种抢夺侄子皇位的行为,在很多读书人眼里,这无疑是大逆不道。

其中反对朱棣最出名的读书人叫做方孝孺,朱棣为了杀鸡儆猴,创造了一种惨无人道的刑罚诛十族。

据明朝钱士升的《皇明表忠记》记载:“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根据记载总共杀了七天,共杀873人。

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棣为何不敢杀功臣

在朱棣这种针对建文帝旧臣和读书人的高压政策下,大多数人虽表面上不敢反对朱棣的统治,但暗地里却对朱棣极其痛恨,因此朱棣这个时候是绝对不敢杀功臣的。

因为朱棣唯一能够信任的大臣只有这些开国功臣,毕竟这些开国功臣他们的利益跟朱棣一致,朱棣继位后,他们荣华富贵享不尽,要是朱棣被人推翻,之一个死的绝对是这些开国功臣。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永乐时期,朱棣不仅没有杀功臣,反而对他们很好的现象,敌人的存在有时候也是一种好事,因为有了敌人,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才会重视这些跟随自己的心腹。

参考资料:《皇明表忠记》《明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503.html

“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棣为何不敢杀功臣” 的相关文章

曹操原本留下四个人能防止司马懿谋反 他们最后为何都被杀了

曹操原本留下四个人能防止司马懿谋反 他们最后为何都被杀了

对曹操留下四人防止司马懿谋反,本可万无一失,无奈全被曹丕杀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中包括一代枭雄曹操的死。后来,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改国号为魏,三国时代正式开始。然而,曹丕能够建立魏国,要感谢他的父亲曹操。曹操在他的一生中完成了北方的...

在宋朝时期,皇帝都没有身穿龙袍是因为什么?

在宋朝时期,皇帝都没有身穿龙袍是因为什么?

龙袍可以说在历史上始终是皇帝的专属,没有人敢逾越,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都有一个荣耀的名字,那就是“皇帝”。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位居万人之上,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一斑。这么看来,皇帝自然拥有了很多特殊性,首先就从他...

年羹尧与和珅都是权臣 巅峰时期的两人孰轻孰重

年羹尧与和珅都是权臣 巅峰时期的两人孰轻孰重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年羹尧和和珅,巅峰时期谁的权利更大?,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年羹尧和珅都是清代有名的权臣。他们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最终都难以善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只是皇家的奴才罢了。狡兔死,走狗烹,皇帝用你时,百般宠爱,一旦失宠,又或者新皇登基,留给他们的,大多只...

同样都是汉武帝的妃子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的结局更惨

同样都是汉武帝的妃子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什么坚持斩杀魏延?魏延到底该不该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延是刘备亲自提拔起来的大将,在汉中之战过后,魏延由于战功卓著,被升为汉中太守兼任镇北将军,后来魏延一直在汉中替刘备镇守城池,并且在汉中魏延发明了一个战略,叫:“错守诸围之法”,...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这是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王上任之后打击上一任皇帝的臣子都快成了基本操作了。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最为熟悉的李卫。李卫算是雍正捡回来的,因为雍正觉得这个人正直有正义感而且不拘小节,就把李卫带到自己的身边,李卫也...

弘时作为雍正的儿子 雍正为何对这个儿子痛下毒手

弘时作为雍正的儿子 雍正为何对这个儿子痛下毒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为什么要严厉打击三儿子弘时,是为四儿子弘历继位清障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宫之中的亲情,真的可以相信吗?当我们看到电视剧中那些皇帝和太子,或者是其他的儿子之间,其乐融融的气氛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种情感,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否真的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