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7)87

汤和是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文武功臣,首批受封的,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

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次封赏中,令人惊讶的是,跟朱元璋极其亲近,且军中资历最老的大将汤和,没能受封公爵,只得了一个侯爵。

虽然汤和的排名位居侯爵榜上之一,可依旧是委屈了这位开国元勋。

汤和是什么人?他是朱元璋的同乡兼发小,他比朱元璋更早参加农民起义军,是他把朱元璋召唤进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中。

可以这么说,汤和就是朱元璋革命的介绍人和领路人。

另外,在朱元璋独自领导一军之初,威望不足时,是汤和最早作出表率,向朱元璋表示臣服。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至于战功,也不必说,功劳无数。

单凭革命资历而言,洪武三年时受封的六位公爵都没有任何一个能比得上汤和。

如徐达,他还是在朱元璋受汤和之邀,进入农民起义军后,才被朱元璋招进革命队伍。

显然,汤和的爵位是被朱元璋刻意压低了。

至于原因,《明史·汤和传》中是这么记载的:

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

其一是汤和曾经在镇守常州时发过牢骚,其二是曾在作战时大意为敌所趁,导致两员大将阵亡。

其中,在常州时发的牢骚话,一直被朱元璋牢牢地记着。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明史·汤和传》中记载为洪武十一年,时间略有争议)时,朱元璋给汤和升爵位时,都还以此警告汤和,《明史·汤和传》中记载:

其封信国公也,犹数其常州时过失,镌之券。

不过,朱元璋仅以此不给汤和公爵的爵位,还是比较让人纳闷,这是否是真正的原因?

首先,军中将领全是大老粗,他们在不爽快时发点牢骚,绝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朱元璋不至于那么小心眼。

其次,关于打败仗,要求将领百战百胜,或者不犯一点差错,也是不现实的,没有任何人敢这么保证。

以洪武三年时受封宋国公的冯胜为例,他就经常犯错,多次违抗军令,《明史·冯胜传》中记载:

高邮守将诈降,胜令指挥康泰帅数百人先入城,敌闭门尽杀之。太祖怒,召胜决大杖十,令步诣高邮……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洪武二年)九月,帝召大将军还,命胜驻庆阳,节制诸军。胜以关陕既定,辄引兵还。帝怒,切责之。念其功大,赦勿治。

可朱元璋并没有因此降低冯胜的爵位,该给还是给。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而且,在汤和后来被补上公爵的爵位之前,汤和依旧不断犯错,《明史·汤和传》中记载:

(洪武四年)伐蜀还,(朱元璋)面数其逗挠罪……(洪武五年)明年从大将军北伐,遇敌于断头山,战败,亡一指挥,帝不问。

率大军在蜀地眷恋不归,战败损失大将,汤和还是那个汤和,可朱元璋却还是把他的爵位升上去了。

所以,汤和在洪武三年时没能受封公爵,发牢骚话和打败仗,是其中的原因,但并非绝对原因。

《明史·汤和传》中看似把汤和在洪武三年时不被封公爵的缘由记得明明白白,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并没有透露。

那么,当时朱元璋为什么要压低汤和的爵位?

据我判断,估计是朱元璋想以压低汤和的爵位来震慑其余的功劳足够,但没能受封公爵的侯爵们。

洪武三年时,跟汤和并列的侯爵还有二十七个,其中不少自持功高、桀骜不驯之辈。

这些人未必个个对爵位满意,如果有人闹腾起来,嚷嚷着爵位低了,朱元璋怎么办?

这才刚开国,不可能就因此惩治功臣,又不能让他们闹腾。

这种情况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授衔时,就出现过,开国伟人还曾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明初的那些开国元勋们,觉悟再高也高不过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们,因此,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是值得研究的。

于是,朱元璋仔细考虑后,借汤和曾经犯下的错,故意压低汤和的爵位,只给他封了侯。

汤和都只能封侯,排在他后面的将领们,再不满意,也只能偃旗息鼓,他们再怎么自持功高,也绕不过汤和不是?

这就是朱元璋委屈汤和,而想出来的“一侯震群侯”的办法。

熟知我军首次授衔事宜的读者,应该对此并不陌生。

五五年授衔时,大将排名之一的将领,上将排名之一的将领,都有类似的作用在里面。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压一个汤和,解决所有元勋的牢骚,这才是朱元璋下的一盘大棋。

至于汤和,如果他聪明的话,应该知道,这是朱元璋视其为嫡系、亲信的做法,一时委屈,迟早是会被补偿的。

还是以冯胜为例,他犯的错比汤和还多,可朱元璋为啥不降低他的爵位?

原因很简单,冯胜不是朱元璋起家时的嫡系,关系不如朱元璋和汤和那么亲厚,朱元璋不能委屈冯胜。

而冯胜和汤和的结局就有着天壤之别,汤和后来不但被补上了公爵的爵位,还得以善终,而冯胜被朱元璋赐死。

综上所述,洪武三年时,汤和没能受封公爵的爵位,不是因为他的资历不够,也不是因为他曾发过牢骚,打过败仗,这些只是借口。

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朱元璋要借亲信将领汤和来平息封爵时可能出现的“不公平、爵位低了”的叫嚣。

汤和一时的委屈,换来的是终身平安,并不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568.html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项羽和刘邦打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败绩 项羽最后为何会魂断垓下

项羽和刘邦打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败绩 项羽最后为何会魂断垓下

对项羽和刘邦大战多年,从无败绩,为何却魂断于垓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就是写的项羽,项羽可以说是死的壮烈的悲情人物,最后自刎江边凄凉也壮烈。其实项羽在年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不...

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都做了什么事情?

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都做了什么事情?

魏征被李世民称赞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魏征活着的时候,唐玄宗对魏征非常信任和尊敬,多次给予他丰厚的奖励和高度的赞扬。其实,魏征活着的时候,照一般的情形来看,李世民对他应该很不好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首席谋士,曾多次建议李建成打击李世民,...

乾隆大婚的时候 雍正真的赐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吗

乾隆大婚的时候 雍正真的赐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吗

还不知道:乾隆大婚,雍正含泪赐死儿子弘时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边乾隆大婚,那边雍正含泪赐死儿子,多么强烈的戏剧冲突啊,但一看就知很假。不过,我知道,这种形成强烈反差的戏剧冲突最能直击人心,能让许多人印象深刻,所以深受小说家、戏剧家喜欢。《红楼梦》续书上百种,...

刘胤:东晋官员、将领,官位提高后日益骄横、不问政事

刘胤:东晋官员、将领,官位提高后日益骄横、不问政事

刘胤(281年-330年1月29日),字承胤,东莱掖县人,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 ,晋朝官员、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胤容貌俊美,性格豁达,善交豪杰,深得士人仰慕。八王之乱时,刘胤欲到辽东避乱,途经幽州时,幽州刺史王浚挽留并表任他为渤海太守。刘胤后...

刘伯温是怎么死的?与胡惟庸有何关系?

刘伯温是怎么死的?与胡惟庸有何关系?

刘伯温命运的转变,与另一位开国大臣胡惟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史料记载,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史料上是这样说的,刘伯温生了重病,朱元璋让作为宰相的胡惟庸派御医去看刘伯温。御医看了刘伯温,给刘伯温吃了药以后,刘伯温就感觉他的心中有一块...

李卫作为雍正时期的宠臣 乾隆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李卫作为雍正时期的宠臣 乾隆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还不知道:雍正皇帝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雍正宠臣李卫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皇帝生前,有四个最受其信任的大臣,这就是鄂尔泰、李卫、张廷玉和田文镜。除了田文镜死于雍正朝外,其余三人都延续到了乾隆一朝,其中又以李卫最先去世,年仅51岁。雍正皇帝去世后,把依然活...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历史上董卓会被讨伐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上董卓会被讨伐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哪些事情?

董卓东汉末期的著名军阀、奸臣。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时期,很多军阀都干过“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只有董卓干了这件事,引起了全天下人的公愤,十八路诸侯一起站起来声讨他。那么,董卓究竟干了什么,他的运气为什么这么不好呢?董卓是凉州陇西临洮人,出生在羌胡混杂的边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