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古代女童还没发育成熟,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嫁人?人性的复杂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2-25)19

“十三四岁的春心萌动,稚嫩的身子已预备好为男人 *** 。”这是很多人对古代女子早婚现象的刻板印象。的确,在我国封建历史长河中,不少女子在十三四岁便被迫嫁为人妇。而她们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更不懂得什么是爱情。

面对陌生的丈夫与崭新却沉重的婚姻,这些女子能否真正幸福?这其中反映的人性阴暗面又有多深?

本文拟通过解读历史档案,深入剖析古代女子早婚的社会根源。在批判封建愚昧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这一人性命题对我们今人的启示。

一、女性地位低下是早婚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地位向来低人一等。她们被视为男性的附属,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一旦年龄稍长,就要赶快嫁为人妇,投入婚姻和生育的怀抱。

我们不难想象,如果一个女孩儿从小就被灌输“嫁人是唯一出路”的思想,她的自我价值感必然受到严重扭曲和打击。一旦到了十三四岁,父母催促她成婚,她自己也会以为那是人生的必然选择。

其实,这恰恰就是古代封建迷信对女性地位的压制。它通过消解女子的自我意识,使其甘心接受早婚的安排。

我们来看一些历史典型事例。明朝有位词人名叫王穉登,他在《断鸿零雁记》中曾这样描述女儿早婚的场景:

“闺女幼学道,十三四岁闻婚期将至,泣不成声。每日携女手,慰藉良久,女乃止。至其行刻,忍见女儿面如金纸,泪尽胭脂。”

——这段描述何其惋惜!一个或才十三四岁的少女,还没来得及好好学习和成长,就要面临婚姻的枷锁。她情何以堪?因难以接受现实,只能痛哭流涕。而作为父亲的王穉登,也深感无奈。这无疑反映了古代女性地位的低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类似例子。比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她的母亲在李清照十五岁那年就将她许配给越王文衍之的儿子。李清照本人毫不知情,直到母亲执意将她送入越国王府,她才在极度恐惧中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二、催生多子是封建社会的需要

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很短,三四十岁便可能去世。所以父母们总是盼望子嗣早生贵子,好让香火传承下去。这种思想下,许多女子才会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许配他人。

以清朝为例,皇室和达官贵人们更是如此。他们纳妾早,生育早,好在有生之年多产些子嗣。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乾隆帝的爱妃许佳氏。

许佳氏初入宫时只有十四岁,乾隆帝便即刻临幸了她,不过一年时间她就生下皇长女。随后许佳氏又连续给乾隆帝生下一子二女。作为最受宠的妃子,她的例子无疑激励着清朝上下催生子嗣,使早婚现象持续下去。

类似的,民间士大夫也往往会在女儿十几岁的时候就将其许配人家。他们希望女儿赶快生育,为家族带来更多子嗣血脉。这种早婚早育的做法,也成为当时社会的常态。

所以我们可以说,古代封建等级森严,皇亲国戚们的做法常常会带动风气。他们催生多子的需求,让更多女子不得不面临十几岁便结婚生子的命运。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对传宗接代的拜物教意识,也透露着那个时代人性中自私的一面。

三、政策法规促使女子早婚早育

除了上述思想原因,古代女子早婚的现象也与当时的政策法规分不开。比如唐朝时就颁布了《唐律疏议》,其中明确规定:

“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听婚嫁。”

也就是说,男子十五岁、女子十三岁便可结婚。这无疑为古代社会定下了早婚的法定年龄。以法律约束之力迫使年 *** 子入赘他乡,实则加剧了女性从属地位,也让无数少女背井离乡,在婚姻殿堂受尽折磨。

此外,宋朝时曾颁布过更为严苛的规定。所谓“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这意味着家中如有女子超过十五岁还未出嫁,她的父兄都要受罚。难怪当时的女子们会如坐针毡,生怕耽误了婚期被处罚。

可见,古代的政策法规对女性地位的压迫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以国家机器的权力强迫女子早早结束单身生活,进而催生子嗣。这让无数女子当仁不让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四、战争与税收促成女子沦为生育工具

中国古代多次发生大规模战争,加之赋税层出不穷,这都需要充裕的人口资源作为支持。于是当时的统治者便大力促进生育,将女性变相沦为压榨式生育的机器。这也间接导致女子早婚现象泛滥。

以明朝中期为例,倭寇骚扰东南沿海,边患不断。为应对战争,朝廷大力提倡“增赋广丁”,鼓励百姓繁衍生息。各地父母为躲避苛捐杂税,也纷纷使女儿们提早嫁人生育。

据亲历者记载:“今世祖、孝宗两朝,务在广丁,民间媒妁,多薄少女年且十三四者为妇,以图避丁。”可见,那个时代许多十三四岁的女孩就被迫完婚,以逃脱赋役和税收的迫害。

再如清朝乾隆年间发生天灾人祸,百姓生活艰难。结果为躲避苛捐,广大农民纷纷使女儿们十二三岁便出嫁生育。这直接导致早婚现象不断增多。

由此可见,古代频繁的战乱与繁重的赋税是促成女子早婚的重要社会因素。它们使女性沦为权力机器压迫下的生育工具,被迫在身心未成熟时就面临婚姻的重担。这种强制手段无疑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忍与人性的黑暗面。

五、父权制度同化女性自我价值

在我国古代社会,处处彰显着崇尚男权、抑制女权的父权制度。这导致女性从小就丧失独立人格,失去选择婚姻的权力。一旦父兄作主将其许配他人,她们只能悲壮就义,匆匆步入婚姻殿堂。

北宋文人王安石曾在《泊船瓜州》诗中写道:

“十二三女,六七男。女使嫁,不由量。”

这实际上已经道出了古代社会的真实写照——女孩儿十二三岁便被迫出嫁他乡,她们对自己的婚事毫无选择权。

这样的安排看似合情合理,但实则是父权制度和封建礼教对女性天性的融合剥夺。它消解了女孩儿本应拥有的选婚自 *** ,将她们打造成服从父权、顺从丈夫的附属品。这说明古人对女性地位认识的偏颇,也反映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性弱点。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女子之所以会在十三四岁时就被迫入赘他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封建礼教压抑女性,使她们无法享有平等地位和选婚自 *** ;

社会推崇生育,催生子嗣成为上下之需;

政策法规强制约定女子的婚龄门槛;

频繁的战争与重税促使女性沦为生育机器;

父权制度的盛行剥夺了女性的独立人格。

这一系列因素交织出一个妇女没有人权的悲惨时代,同时也暴露出统治阶级自私残忍的人性弱点。它煎熬着一代又一代的母亲与女儿,使她们在还未准备好时就要面临婚姻家庭的重负。

如今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地位也得到了历史性提高。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而要汲取古人的殇毁教训,呵护女性的合法权益,让她们真正享有平等地位和尊严。

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也要反思自身的人性弱点。不因为别人这样做就轻易被同化或盲目跟从,而要坚持独立思考,追求真正的人性高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2/584320.html

“古代女童还没发育成熟,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嫁人?人性的复杂” 的相关文章

清朝九子夺嫡是哪九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清朝九子夺嫡是哪九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还不知道:清朝的“九子夺嫡”是指哪九子?他们的势力如何,结局又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言道:“可怜红颜多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以来,钱权色便是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而其中又以权势最为受人追捧,毕竟有了权势自然会有人为其奉上金钱与美貌。我国古代权势的巅峰便是...

多尔衮有六个妻子四个小妾 多尔衮为何连一个儿子都没有

多尔衮有六个妻子四个小妾 多尔衮为何连一个儿子都没有

还不知道:多尔衮死时只有39岁,一生娶六妻四妾,却没有生出一个儿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多尔衮无疑是顺治朝初期最有权势的人物。皇太极死后,他成功阻止了豪格继位,另立年幼的福临为帝,自己当上了摄政王,大权独揽。自从当上摄政王之后,多尔衮加大对豪格势力的打击力度,最终...

钱道戢:南朝陈官员、将领,屡次平叛,因病去世

钱道戢:南朝陈官员、将领,屡次平叛,因病去世

钱道戢(508—570),字子韬,吴兴长城人,陈朝官员、将领。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屡次平叛钱道戢,字子韬,吴兴长城人。父亲钱景深,任梁朝汉寿令。钱道戢少年时因孝顺的操行著称,到成年后,很有才干谋略,当时陈霸先地位低微,钱道戢将从妹嫁...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入川后是不是再也没有见过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演义中刘备入川之后,确实再也没见过关羽。而历史上,两人是见过面的。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曹操也很快就打下了汉中。曹操打汉中表面看起来虽然艰难,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战力损失,因为张鲁最后是选择投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常强的,...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志》裴注的《曹瞒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可简单理解为,吕布为非常优秀的人才,甚至可以说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诚然,吕布确实武艺高强,但他也是一个满身污点、背主弃义之人。吕布也绝不像...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操帐下有五大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其中以荀攸最为曹操倚重,为其“谋主”。既然荀攸是曹操的首席军师,为何没有郭嘉他们那么出名呢一,出身名门荀攸出身颍川荀氏,为广陵太守荀昙之孙,名士荀彧堂侄。荀攸早年丧父,因此跟随祖父荀昙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