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古代女子“卖身葬父”,为什么不自己挖坑埋了?原因让人泪目

中国历史3周前 (04-19)11

前言

我们是否曾在古装剧中见过这样的画面——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跪在集市边,身旁立着写着“卖身葬父”四个大字的木牌,脸上满是无奈与心酸。

那样的画面,是否让我们感到不解和莫名其妙?她的父亲刚去世,为何不自己找处地方埋葬,非要出卖身体来换取安葬费用?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充满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无奈与残酷。

我们是否想过,这种“卖身葬父”的选择,满载的是对父母孝心的体现,还是社会规则的无奈抉择?

中国古代社会重视&34;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被视为社会伦理的基石。儒家文化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与孝顺,这被看作为道德的基础。父母去世后,子女有义务为其举办体面的葬礼,以确保他们来世得到安息。

所以当一个家境贫苦的女子,在父亲去世后选择“卖身葬父”,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被视为对父母终极孝顺的体现。社会上也会对她们的行为表示同情与谅解。

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在那样的选择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绝望与无奈?那仅仅是为了孝顺而做出的选择吗?

当时的土地制度决定普通人无埋葬权利

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土地要么属于皇室国库,要么属于地主阶级。而普通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他们经营的土地必须向国家或地主交租。

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权力随意选择墓地来埋葬亲人。未经允许私自挖坑或埋人,不仅违反法律,还会被视为对统治阶级的不敬。

所以,即使父亲刚去世,一般百姓也很难找到合法的墓地来安葬。尤其是女性,在当时极度匮乏的经济地位下,要为父亲寻得葬身之地,简直是难上加难。

古代丧葬礼仪复杂冗长 需大量经济支撑

此外,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远比现代复杂得多。根据当时的礼制,子女必须选择良好的材质与工艺为父母 *** 棺材,挑选风水宝地来埋葬,并举行一系列冗长的祭祀仪式。

这无疑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撑。对于普通百姓家庭来说,完成这样的丧葬礼仪无异于沉重的负担。而在当时极度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往往毫无经济独立能力。

当她们陷入巨大的经济困境时,已经没有其他路径可走——她们无法合法埋葬父亲,没钱完成丧葬礼仪,又几乎没有谋生的能力。这时,出卖自己的身体以获取丧葬所需,便成为她们唯一的选择。尽管这种行为在今人看来极端可怖,但它恰恰揭示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绝望处境。

户籍制度也将她们逼上绝路

在古代社会,丧失了父母的户籍,女子的人生就将陷入绝境。如果她们无法给父母一个安息之地,自己原有的户籍也会变得复杂起来。

很多情况下,她们会完全失去户籍,沦为社会中的孤魂野鬼。要在父母去世后继续正常生活已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是出卖身体,她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生的希望。

董永卖身葬父成孝典范

在古代,这样的“卖身葬父”故事并不鲜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东汉时期董永的故事。董永生于一个极其贫寒的家庭。他的父亲去世后,由于缺乏丧葬的费用,只能将父亲的遗体暂时停放在草棚内。这让本就心中悲痛的董永倍感绝望与无助。

最终,他豁出去地决定出卖自己,以获取埋葬父亲所需的全部费用。后来,他的故事被编入古代典籍《二十四孝》中,成为中国历史上孝道的典范。

好在,董永最终幸运地重获自由,其中的曲折与艰辛:可见,在古代社会,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权力决定生死。而对于女性来说,这种权力更是遥不可及。她们无法定夺自己的生死,也无法定夺自己亲人的生死。这就是她们不得不选择“卖身葬父”的重要社会根源。

明太祖少时也历“卖身”之苦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后来开创明朝、功绩卓著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年轻时也有过类似的遭遇。朱元璋还在家乡务农时,其父母和大哥先后因瘟疫与灾荒去世。由于整日伏案读书,朱元璋与二哥朱元照经济拮据,无力为他们举办丧事,只能放声痛哭。

这时,一位姓刘的富户路过此地,看到兄弟俩狼狈的样子,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送上自己一块可用的土地,供他们埋葬父母。

多年以后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在与皇子们谈起这段往事时,眼中仍难掩当年的悲痛与绝境。可见,在那个时代,没有权、没有钱,就意味着一无所有,所谓的尊严与选择,更是遥不可及。

结语

纵观这些故事与历史,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古代女性“卖身葬父”的行为并非出于本心,而是当时的社会体制逼迫她们走投无路的结果。那是一个没有选择的时代,女性没有土地的选择权,没有丧葬的选择权,甚至没有自我的选择权。

在历史长河中,无数像她们一样的弱势群体,都曾在绝望中出卖身体,换取一线生机。今天,我们有责任反思历史给她们带来的深重伤害,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尊重每个人选择权与生命尊严的社会。让人人都能活得体面自由,这正是我们现代人的共同追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2007.html

“古代女子“卖身葬父”,为什么不自己挖坑埋了?原因让人泪目” 的相关文章

韩暨:曹魏大臣,在监冶谒者任内,推广使用水排

韩暨:曹魏大臣,在监冶谒者任内,推广使用水排

韩暨(jì)(159年-238年4月10日),字公至。南阳郡堵阳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汉韩王韩信的后代。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韩暨早年被举为孝廉,屡辞公府辟命。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宜城长,丞相曹操平定荆州后,又转为丞相士曹属、乐陵太守、监冶谒者...

徐晃能被曹操奉为战神 徐晃最后为何死得如此憋屈

徐晃能被曹操奉为战神 徐晃最后为何死得如此憋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壮...

有哪些与陆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陆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垓下歌》作了这样的评价:“力大无穷,时不我待。”司马迁感慨项羽是一代枭雄,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在乌江上自尽。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项羽太冤枉了,他既然能过河而归,为什么要自杀?下面,就让我们来看...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学者们普遍认为,曹参之...

庞德到底在执着什么 庞德为何宁愿死都不投降关羽

庞德到底在执着什么 庞德为何宁愿死都不投降关羽

对庞德宁死不降蜀汉,让他如此执着的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让庞德誓死忠于曹魏而不降关公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四点。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众所周知,庞德原为马超部将。马腾死后,马超联合韩遂起兵报仇,无论是渭水之战的无限风光,还是兵败后的突围逃亡,庞德一...

高士廉是什么人?他为何能成为凌烟阁功臣之一

高士廉是什么人?他为何能成为凌烟阁功臣之一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高士廉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修订《氏族志》,评定唐朝世家大族的门第高低,帮助唐太宗提升了陇西李氏的地位,打压了山东士族的...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选择十五子嘉庆做继承人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选择十五子嘉庆做继承人

对乾隆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有17个儿子,嘉庆只是第15子,为何乾隆会选他做储君?我国的封建王朝,他的皇位继承大多遵循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清代是个例外,因为清代是个女真人建立的王朝,所以在皇位(汗位)继承方面,并没有遵循汉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大清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