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洗冤录|宋慈的人生疑案

中国历史3周前 (04-29)9

洗冤录|宋慈的人生疑案

苏轼有云:“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洗冤录”系列,藉由历朝历代的真实案件,窥古代社会之一隅。本文为“洗冤录”番外篇,讲述中国法医鼻祖宋慈本人的“悬疑故事”。

说起中国古代神探,许多人会想到两位——唐朝的狄仁杰和南宋的宋慈。围绕着他们俩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非常多。相比而言,狄仁杰故事更重推理,接近福尔摩斯的风格;而宋慈故事则更重技术,类似于《法医秦明》的风格。事实上,宋慈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医,他写的《洗冤集录》也是公认的全世界之一部法医学著作。这本书对于人类尸体的种类、型态、检验 *** ,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用“奇书”都不足以形容它的深度和创新性。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宋慈的一生也像一个疑案:

他是自小研读程朱理学,考科举中进士的学霸,后来却以法医成就闻名于世。如此高难的“跨界”,他究竟是怎么完成的?在人们的头脑还被理学、佛道、鬼魅、巫术占据的南宋,为什么他能写出一本如此理性、专注技术的书,他的知识是从哪儿来的?

他在《洗冤集录》中,只写验尸、检骨的 *** ,却很少讲案子,尤其不讲他亲自侦办的案子。这究竟是出于学者的矜持,还是有别的原因?

他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著名的法官、法医和刑侦专家,但是除了《洗冤集录》,他几乎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他为什么那么沉默?

南宋的官员、文人很少在诗词、笔记、文章中提到他,就连诗人刘克庄为他写的《宋经略墓志铭》,也只字不提他在法医、刑侦方面的成就。为什么全世界人都认可他对法医学的贡献,偏偏南宋人却看不到?

下面,我们就进入关于宋慈本人的悬疑故事,用历史学者的视角和思维,去重新理解这位沉默的天才。

他就像一个“穿越者”

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宋慈出生在福建路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那一年,80岁的宋高宗赵构已经当了24年太上皇,即将去世;60岁的宋孝宗对收复中原心灰意懒,南渡的人们也渐渐适应了新的家园;金朝在号称“小尧舜”的金世宗统治下,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克制的阶段;蒙古草原上,以铁木真为首领的乞颜部正在悄然崛起。总之,这是一个没有大事发生,却有许多事正在酝酿的年代。用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话说,就是a year of no importance。

宋慈出身于一个有根基的家族。早在北宋(或唐朝),这个家族就已经定居建阳。宋慈的十世祖宋咸,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曾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为官。宋咸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写过很多书,晚年在建阳创办“霄峰书院”;宋慈的六世祖宋翔也曾考中进士,在临安、湖南为官;宋慈的父亲宋巩,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进士,曾任广州节度使推官。

由此可见,宋慈的家族非常精英、非常正统。这个家族的男性以读书、做官为首选职业。于是宋慈成长在这样一个家族,显得既正常,又反常。

正常的一面在于,宋慈青少年时期接受了优质的教育,也像他的父祖一样,朝着考科举、做官的方向努力,而且在31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39岁正式步入官场之后,宋慈的仕途比他的父亲和先祖更加顺畅。在39岁至64岁之间,他辗转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任职,更高做到正二品的广东经略安抚使。从53岁之后,他主要担任“提点刑狱”的职务,负责司法、侦辑、审判、监察一类的工作,成为一名有鲜明专业背景、能够独挡一面的技术型官员。

但宋慈对法医技术的兴趣以及他写作的《洗冤集录》,与这个家族的学术传统完全跑偏。根据目前能够看到的材料,宋慈的家族至少在10代以内,没有一个人从事和技术有关的工作。而且在宋慈之后,他的儿子宋秉孙又走回了考进士、当普通官员的家族传统道路。打个比方来说,作为法医的宋慈,就好像《哈利·波特》中出身于麻瓜家庭却一心当巫师的赫敏。然而宋慈还是去做了,而且真的做到了,这实在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宋慈的家乡福建建阳,是整个南宋书籍刻印、出版和销售的中心。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术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形成了汴京、临安、成都、建阳四大中心。南宋的建阳,刻书作坊鳞次栉比。建阳刻印的书籍称为“建本”,与其他地方的刻本相比,“建本”没有那么精美,但胜在数量大、价格低、品类丰富、内容亲民。此外,南宋建国后,一直面临着北方金人、蒙古人的武力压迫,还时不时的有地方民众叛乱、流民武装的袭扰,淮南、两湖、江浙、江西各地都战火不息。而福建则位于更加靠南的地方,其境内群山绵延,非常不利于行军打仗,所以居然成了一个“兵家不争之地”。整个南宋时期,很多人移民到福建避乱。

在这些移民之中,就有南宋理学大宗师朱熹。朱熹本是江西人,但一生中有15年都在建阳度过。他在建阳创办了两所书院,其中的“竹林精舍”后来成为延续800多年的“考亭书院”,南宋的“考亭学派”也是从这里发源。所以南宋时期的建阳,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圣地。朱熹迁居建阳的1191年,宋慈刚刚5岁。9年后,朱熹在建阳去世,宋慈14岁。也就是说,宋慈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朱熹的亲身熏陶下,在考亭书院的浓厚学术氛围中度过的。他的启蒙老师是朱熹的弟子吴稚,他从小接触过许多朱门的青年才俊,比如杨方、黄干、李方子等。19岁那一年,宋慈又被遴选入南宋更高学府——临安太学,他的老师真德秀不仅是朱熹的再传弟子,还是南宋的大学问家。

看这顶级学区的成长经历和闪闪发光的教育背景,宋慈应该毫不费力就拥有南宋读书人最豪华的朋友圈吧?可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目前能看到的南宋文人、学者的文章、诗词、书信、笔记中,几乎没有人提到过宋慈。而更反常的是,宋慈去世了十年,都没有人给他写墓志铭。后来宋慈的儿子找诗人刘克庄为他写墓志铭,刘克庄倒是欣然同意了,但是这篇墓志铭通篇读下来,感觉就是他们其实不太熟。刘克庄能追忆的与宋慈的唯一一次交往,居然是在30多年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3313.html

“洗冤录|宋慈的人生疑案” 的相关文章

大懿皇后:吴大帝孙权的宠妃,被全公主痛恨诋毁

大懿皇后王氏(?―245年),徐州琅邪人。王卢九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宠妃。又称琅琊王夫人、大王夫人。与敬怀皇后(小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秀入宫,黄武年间被宠幸,生孙权第三子孙和,封为夫人。孙皓继位后追尊大懿皇后。人物生平深得宠幸王氏通过选秀入宫...

陆逊:东吴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

陆逊:东吴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萧梁临川王萧宏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起兵反叛,攻打建康,萧梁自此陷入侯景之乱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在梁武帝忙着进行平叛时,他的亲侄子与养子萧正德却投靠了侯景,联合叛军围攻建康。那萧正德为何要背叛自己的亲伯父...

李陵到底是牺牲品还是贪生怕死 李陵为什么会投降匈奴

李陵到底是牺牲品还是贪生怕死 李陵为什么会投降匈奴

还不知道: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是贪生怕死还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陵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后世对李陵的悲剧争议非常大。有一些人认为李陵贪生怕死而且还投降于匈奴,这是非常耻辱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李陵的下场表示非常同情,而且认为李陵的悲剧另有隐情。李...

清朝前期皇帝子女那么多 后面为何越来越少甚至是断子绝孙

清朝前期皇帝子女那么多 后面为何越来越少甚至是断子绝孙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清朝前期皇帝子女众多,后期子女较少,甚至都没有子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个人猜测有三大原因。第一,近亲结婚。清朝皇室一直延续满汉不通婚、旗人不与非旗人通婚的原则,所以清朝皇帝的皇后以及后妃一般都是满、蒙、汉的旗人女子。而皇...

卫青功劳那么大 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他的整个家族

卫青功劳那么大 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他的整个家族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卫青死了以后,汉武帝为什么诛杀了其整个家族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卫子夫一家,曾是汉武帝时期最显赫的家族。卫子夫是皇后,儿子刘据是太子,弟弟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姐夫公孙贺作过丞相,显赫无比。可是,武帝晚年,这个显赫家族...

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俞通海,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俞通海,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知道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俞通海,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他是大明开国名将,以忠勇和凶悍著称,曾经为救朱元璋,被大船所压,同行的人全死光了,但是他活了下来!大约在元至正十一年的时候,在汝、颍一带,盗贼肆虐,老百姓被折腾得苦不堪言。突然之间,出现了一个叫作金花小姐的人,她自称自己懂得很多神通广大的妖术,可以造福...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代领其兵,之后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