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慈禧命太监将珍妃扔到井中,太监晚年才说出心里话:她真了不起

中国历史1周前 (05-08)8

慈禧命太监将珍妃扔到井中,太监晚年才说出心里话:她真了不起。这句话蕴含着太多的故事和悲哀。珍妃是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年轻貌美,才华出众,和光绪情投意合。然而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和不幸,最终甚至被慈禧活活扔进了井中,年仅24岁就惨死于非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是因为珍妃参与了维新运动而触怒了慈禧吗?还是因为她和光绪的恩爱引发了慈禧的嫉妒心理?又或者是出于别的原因?多年后,那个亲手将她扔入井中的太监,为什么要说出"她真了不起"这样的评价?这封存了百年的秘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天之骄女 锦绣年华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珍妃出身满洲镶红旗名门,生于康熙五十七年,姓爱新觉罗氏,父亲他他拉为户部侍郎。她的父母认为女儿生而有佳骨格,定能受宠于皇室,便从小将她培养为闺中佳丽。

年方九岁,珍妃随父亲他他拉在广州寓居,拜著名学者文廷式为师,学习汉语诗文及历史典籍。文廷式乃开明思想家,他循私淑,启迪珍妃博览群书,开阔了珍妃的视野。珍妃自幼聪慧过人,加之勤恪好学,才情洞悉,对词翰无所不通,尤擅棋艺,堪称后紫后宫之杰出人才。

当朝夕相处之时,文廷式竟为这位俊秀女弟子倾心,情有独钟,终年迟恋。然而德高望重的文老却未敢起过肖想之念,只是将心爱的珍妃视为心灵偶像,精神寄托,一往矢石,只爱其心不爱其身。直至暮年,文老对珍妃的芳心仍不渝,每每在作品中吟咏诗赞其风雅秀外慧中。

及笄那年,珍妃的出众才貌渐露锋芒,声名远播。光绪二十四年,她姐妹二人经挑选入紫禁城,分别被册封为瑾嫔和珍嫔。珍嫔初入后宫,芳龄十七,楚楚动人。不久,光绪帝便对她一见倾心,宠爱有加,赐珍嫔以"姿首羽翼"之美名,每每顽耄左右,与之谈天论地,相谈甚欢。二人情投意合,恩爱无间,恍若一对有情人。

有诗云:"紫叶随秋凋尘世,红萼含春意盎然。他年若得重相见,不识珍珠在何年。"诗意托物言志,爱慕之意不言而喻。良有阕云,前缘不浅,唯其如此。

二、妻祸纷至 波澜暗起

雨打风吹去,万紫千红总是付。珍妃虽得光绪帝宠爱,然而其命运亦是峥嵘岁月,祸不旋踵。

先为慈禧嫉妒所惹。光绪对珍妃宠爱有加,视她如掌上明珠,予以厚爱。然而慈禧自丧夫之后,性情渐趋嫉妒。每每见光绪与珍妃亲密无间,便怀恶心嫉妒,不堪其扰。

光绪廿四年,慈禧生辰那日,珍妃佩戴翡翠珍珠钏裘,引起慈禧非议。慈禧斥责珍妃貌慵自矜,遂命太监扒光其衣衫,当众施以戕打三十竹杖之刑。此事明着警告珍妃勿逾矩,暗着 *** 光绪勿纵恩泽过甚。

不旋踵,珍妃又卷入权斗漩涡。时珍妃精通政务,光绪帝倚重有加。然而晚年慈禧防微杜渐,怕权力旁落,唯恐失控。当时朝野十分腐败,有权贵之徒竟暗中贿赂珍妃为之通风报信,以取得封爵。珍妃一时心怀私曲,受贿达四万两白银之多。

消息一旦泄露,慈禧大怒,决绝不能姑息。她批评"珍妃专权放旷",命杖责之三十大板。同时,慈禧以"过于宠信"为由,令太监偷梁换柱,遣珍妃于北三所冷宫囚禁。自此,光绪帝与珍妃形同路人,鸡犬不留。

值此之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琼林嫔妒妃嫉室,觉得光绪对珍妃宠爱有失体统,于是与慈禧合谋,对珍妃百般陷害。太监亦觑机效命,每日侮辱谩骂珍妃,让她承受无尽屈辱折磨。

三年之期,珍妃遭受极大痛苦。然庚子年八国联军由天津开拔,慈禧不得不携光绪逃亡。珍妃得暂时脱困,三载怨气已成重担,她对光绪言辞犀利许多,苦劝光绪勿听信谗言,坚持不逃。光绪不从,慈禧一怒之下,决绝斩尽后路,命太监将珍妃活活扔进井中,就此陨殂。

三、临危不乱 忠谏光绪

庚子年八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大惊失措,急命避走西北。然在临行之际,珍妃却临危不乱,忠言直谏光绪勿逃避,以致招致更大灾祸。

当时,八国联军已攻陷天津,京师遭受严重威胁。朝野仓皇失措,连慈禧也不免惶惶不安。她遂命手下千挑万选出一批贮妃,迅速遁逃西北大同。作为一员贮妃,珍妃也在被召之列。

然而,珍妃并未因慈禧一时之命而丧失主见。见大批汉军战将以及百姓为八国联军所杀,珍妃对光绪进言道:"战事起因实由朝廷一时糊涂,引火自焚。如今虽然形势危急,但若一味逃亡,终将引来更大灾祸。不如留驻京师,安抚百姓,以正理服人,或可望挽回局面。"

光绪帝对珍妃的谏言当时未予理睬。然而珍妃见局势日益严峻,于是再三劝说道:"国之将亡,在于民心渐失。如今虽有重兵把守,但全国百姓仇视朝廷,谁愿为我效命?况且八国人马精锐,我等终非敌手。何不派人与之谈和,以免伤亡?岂不大可挽救?"

光绪帝听后沉吟不语。珍妃见状,继续忠言逆耳:"臣下非有异心,只为朝野同怀。一味避走,于事无补,徒增祸患而已。还请陛下三思而行。"

然而,慈禧素来对珍妃心存芥蒂,自不愿听信其谏言。当下,她怒斥珍妃"旁门左道,胡言乱语",遂命太监立即将珍妃拿下,扔入皇宫井中。

珍妃最后的忠谏,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下场。无论她生前多么贤惠忠心,最终仍旧难逃暴虐的命运。临终时,她只说了一句"朝野同怀",旋即被太监活活掷进顺贞门前的御井。终年二十四岁。

四、后世褒贬 评价两极

珍妃一生可谓坎坷多舛,最终惨遭慈禧活活掷入井中,年仅24岁即赴黄泉。这一惨剧在当时朝野激起强烈反响,褒贬不一。

当下,朝臣们对此事反应不谋而合。亲贵之徒如恭亲王、载勋纷纷附和慈禧,对珍妃破口大骂,视为妖妃、祸国殃民之徒。然而,那些明白人对此深表同情,如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则为之哀悼,称赞其爱国情操,实乃一代忠良。

随着时间推移,后世学者对珍妃一事亦是褒贬不一。正史如《清史稿》对其评价两极分明,一面将其形容为"贪婪 *** 、玷污门风",一面又盛赞其"才艺出众、孜孜矻矻"。对其被杀一事,更是存在明显的判词分歧。

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更是在当年就对此表达了极大的愤慨和不平。他在回忆录中写道:"珍妃被扔入井中,惨不堪言。每每想到此事,心中犹有余悸。她毕竟是忠良之人,最后的遭遇实在太过凄惨。"

直到民国时期,仍有学者为珍妃伸张正义。如京师名士伍云甫,就曾为此事撰文控诉慈禧罪行,并为珍妃修建灵堂以祭奠。伍氏在文中这样写道:"慈禧当年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暴虐之尤,令人发指!国之重臣,竟然被如此虐杀,足见其心肠狭隘。幸哉,我等后人不应遗忘这一暴行,以警世人勿重蹈覆辙。"

甚至就连那两名亲手将珍妃掷入井中的太监,在多年后也为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而深深懊悔。据他们回忆,临终时珍妃仍在忠言逆耳,极力劝阻光绪,以致惹恼了慈禧。"当时我等奉命行事,心中万分不安。及至多年后回想,不禁为珍妃的勇气和忠心所折服,真是位了不起的女子啊!"

由此可见,珍妃的悲剧经历在当时和后世都引发了巨大反响,褒贬不一。她给人留下了极为复杂的印象,有人将其视为祸国妖妃,有人则认为其乃一代忠良爱国志士。这一切,恐怕只有历史能给出最公正的评判了。

五、世人追思 铁案永存

珍妃惨死后,世人为之痛惜哀悼,不仅修建纪念亭祀奠,并且将她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后世颂扬忠良的佳话。

先是民国年间,数十位仕绅士大夫发起为珍妃立碑纪念。他们在珍妃殉葬之地北郊斋宫立了一座白玉石碑,上书"孝友珍嫔之墓"四个大字。从此,珍妃便有了永世的坟墓和纪念之所。

此外,时人还为珍妃撰写了不少哀词祭文,吊唁其一生。其中有一篇文词尤为哀痛动人,写道:"其年纤体,受戕戮之酷;孱孱宻宻,溘然式微,横就瓮牖之下。井华九陇,断灵何阙。中夜回思,泪沾檐牖。"可见对珍妃惨死的哀悼至深。

除了哀悼,人们还大肆传播起珍妃的生平事迹。于是,宛如宝黍流传佳话那般,珍妃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据说这些故事来源有三:一是出自当年那名亲手杀害珍妃的太监口述,二是出自光绪帝身边的贵人亲笔手记,三是出自文廷式老师的私家笔记。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都将珍妃描绘成一位才识出众、仁爱周全又忠心耿耿的贤良才女。

这些有关珍妃的佳话在京师广为流传后,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各地,成为后世颂扬忠良的典范。即便是今天,每当有人提及忠良的话题,珍妃的故事依然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

不仅如此,她的悲惨遭遇也引发了人们对苛政暴虐的反思。当年就有人撰文控诉慈禧罪行,号召绳以法治,免遭横祸。直到今日,珍妃井中惨死的铁案,仍然被世人视为封建统治黑暗的写照,以此警醒时人勿重蹈覆辙。

由此可见,珍妃的一生虽然悲惨,却也因此而永垂不朽。她的故事流传千古,她的遭遇更是成为铁一般的历史教训,世人对此无不追思缅怀,永志不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4248.html

“慈禧命太监将珍妃扔到井中,太监晚年才说出心里话:她真了不起”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一个清朝皇帝拜一个前朝的开国皇帝,只是为了收买民心这么简单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吊身亡,明朝宣告灭亡。四月底,李自...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起变法后,楚国历经10位君主,他们分别有什么作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变法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大家熟悉的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走向强大。公元前221年,正是因为商鞅变法后,六位秦国君主打下的基础,秦始皇嬴政得以奋六...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后为何要杀他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后为何要杀他

还不知道: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即位的...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汉末三国一方豪杰,曹操和孙权有没有见过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各自作为一方霸主,乃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那么两人是否见过面呢?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答案,正史中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却是...

雍正和生母关系势同水火 两人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雍正和生母关系势同水火 两人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与生母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何母子关系势同水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皇帝登基后,由于采取了严厉的手段对兄弟、宗室进行打击,加上他继位不久便实行清查亏空等一系列政治举措,致使朝野内外人人自危。随之,关于雍正帝负面的说法也铺天盖地,下毒篡位,手足...

镇守荆州期间,关羽真的被甘宁的百人军队吓跑了吗?

镇守荆州期间,关羽真的被甘宁的百人军队吓跑了吗?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关羽一直镇守荆州,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权也对荆州虎视眈眈。关羽镇守荆州期间,甘宁跟随鲁肃镇守益阳,抵抗关羽。当时,关羽的军队有三万人,关羽精选了其中的精锐士兵五千人,准备堵住上流,在浅...

历史上孙权为何会错过一统三国的机会?

历史上孙权为何会错过一统三国的机会?

孙权,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曹操死的时候,孙权38岁。刘备死的时候,孙权41岁。孙权一生活了70岁,三四十岁的年纪,对于他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当时三国鼎立,孙权把曹操和刘备都熬死了,正该他大展宏图的时候。可是,为什么孙权却始终按兵不动,又那样碌碌无为地生活...

贺兰敏之作为武则天的外甥得到了重点栽培,为何被坐罪赐死?

贺兰敏之作为武则天的外甥得到了重点栽培,为何被坐罪赐死?

咸亨二年(671年),武则天的外甥、大唐第一红人周国公获罪流放,来到韶州后,没多久便去世。贺兰敏之容貌俊美,年纪轻轻就袭承外祖父的周国公爵位,可谓是前途无量,他究竟为何会落得这般下场呢?早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迎娶相里氏为妻,生下武元庆与武元爽兄弟。相里氏死后,武士彟才娶了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生下武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