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打败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命令,57年后才知高明之处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5-10)23

为打败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命令,57年后才知高明之处。吕后为何要颁布这一看似荒谬的法令?她又是怎样权衡利弊,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这个法令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面对强大的匈奴,当时的汉朝能否凭借这一法令扭转乾坤?在漫长的岁月等待中,吕后的孙子曾经如何为祖母雪耻?一切的谜团都将在这篇文章中揭晓,令人翘首以待。

鸿篇巨制的缘起:汉朝初年的国力凋敝,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相争中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王朝。然而,由于长期战乱,汉朝初年的国力十分凋敝。当时全国仅剩下1300万人口,军队人数只有50万左右,官员也只有千余人。与之相比,汉朝更大的威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却拥有庞大的200万人口和30万精锐骑兵。

匈奴善于游牧,擅长驰骋草原,骑射作战素有一身厉害本领。他们习惯于突然袭击边境,烧杀掠夺,给汉朝带来极大的困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曾亲自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战事持续十余年,最终未能将其彻底肃清。为防御匈奴的骚扰,秦朝耗费巨资人力修建了万里长城,但仍旧无法彻底遏制匈奴的威胁。

汉朝开国之初,刘邦为了和亲睦邻,先后嫁了十多个公主给匈奴单于。然而,这丝毫无法抑制匈奴对边境的骚扰。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其母吕雉扶植16岁的儿子刘盈继位,被史书称为"汉惠帝"。这位年轻的新帝登基之初,就继承了一个国力单薄、边境不稳的局面。

匈奴人骁勇善战,汉军实力却远逊于秦朝鼎盛时期。面对强大的匈奴威胁,吕雉深知汉朝必须增强国力,否则迟早会被吞并。她翻阅史书,发现秦汉时期判断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主要标准有四: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上缴赋税和军队规模。其中,人口数量直接决定了征兵和纳税的基数。

汉武帝杀身成仁:为巩固国本,吕后痛下决心颁布"强制婚配令"

吕后深知国家富强需要雄厚的人力资本作为支撑,否则迟早会成为他国所并。然而,当时的汉朝人口总量低迷,再加上赋税沉重,导致百姓为了减轻负担而抗拒早婚生育。这无疑加剧了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局面。

公元前189年,一件事彻底触怒了吕后。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单于冒顿给吕后写了一封无礼的"求婚书"。书信内容不仅轻慢吕后,更是在暗示汉朝无力抵御匈奴。面对如此羞辱,吕后勃然大怒,决心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经过深思熟虑,吕后颁布了震惊天下的"强制婚配令"。法令规定:不满15岁出嫁者,每人每年需缴纳120钱赋税;超过15岁,每年赋税加一倍至240钱;20岁以上再加一倍至360钱;25岁以上三倍480钱;30岁仍未婚者,每年需缴纳高达600钱的特重赋税。

吕后的真正用意是想借此令百姓早婚生子,扩大人口基数。她深知,即便暂时通过重税压力来"强迫"百姓生育,只要能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汉朝的人口就能不断增长,从而提高国力。当国力足够雄厚时,再出手消灭匈奴,就游刃有余了。

这一法令旨在通过残酷的手段达成远大的目标,其中蕴含了吕后的顾全大局、爱国爱民的远见卓识。然而,当时的 *** 对此反应强烈,不少人质疑15岁就出嫁生子是否过于年轻。事实上,即便在现当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国家不得不出台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以解燃眉之急。

英雄无用武之地:沉寂五十七载,汉武帝重拳出击终获胜利

吕后颁布"强制婚配令"后,汉朝虽然在短期内未能立即扭转被动局面,但从长远来看,这一法令为汉朝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让人口数量得以不断增长。

在吕后去世57年后,她的孙子——汉武帝刘彻终于集结了足够的国力,开始了彻底铲除匈奴的决战。此前,汉朝前五代皇帝虽然屡次与匈奴交手,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直到汉武帝继位,他才真正具备了征服匈奴的雄厚实力。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亲自统帅20万大军出征匈奴。经过4年艰难征伐,汉军攻陷了匈奴的草原都城伊犁城,俘虏了匈奴单于和三万勇士。匈奴随即向汉朝臣服,并迁徙到汉朝边疆地区,被编入汉军建制。这场战役彻底结束了匈奴对中原的骚扰,也宣告了汉朝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之所以汉武帝能赢得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对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吕后当年颁布的"强制婚配令"。通过近60年的执行,汉朝人口数量已经增加到约5800万,军队也达到60万人,远超汉朝建国之初。丰富的人力资源为汉武帝攻打匈奴提供了充足的兵源,才最终赢得战争胜利。

历史总是循环往复,类似的情况在当今世界也时有发生。许多国家为了增强国力,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生育率。比如新加坡 *** 曾出台过"三太政策",鼓励公民在35岁以前生三个孩子;韩国 *** 则通过发放生育补贴等方式 *** 生育意愿。可见,吕后当年的做法并非异端,而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大汉雄风的延续:新时期的婚育问题及应对之策

吕后颁布"强制婚配令"并最终帮助汉朝战胜了匈奴,这一举措的影响力绵延至今。当代世界,各国 ***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挑战,也纷纷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

在中国,虽然2016年起放开了二孩政策,但独生子女观念已在国人心中扎根多年,加上教育、房价等生活成本高企,导致育龄夫妻普遍对生育都持观望态度。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央和地方 *** 推出了多项扶助举措,比如生育津贴、长护假等。除了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正面宣传和正本清源,消除人们对生育的顾虑,让优生优育重新成为社会新风尚。

比如,可以在电视节目、宣传片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中,加入讲述吕后等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以此来传递生育对于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中小学历史课本中也应适当增加相关内容,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与此同时, *** 还应该加大对母婴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广大母亲和新生儿营造舒适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此外,还应调整税费政策,为多子女家庭适当减免税费负担,为他们创造更多生育动力。

只有从观念上扭转认知,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婚育新风尚才能在全社会逐步形成。虽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坚持不懈、因势利导,一定能重现当年"强制婚配"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为国家发展赢得更大的人口红利。

历史智慧的永恒启示:勇于直面人口挑战,方能造就国富民强

吕后颁布"强制婚配令",这一看似荒诞无稽的决策,其实蕴含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智慧。它警示我们,面对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等重大人口挑战时,必须下定决心,勇于采取有力有效的应对措施,而非止步不前。

这种决心和魄力,正是当年吕后颁布法令的核心所在。她面对着汉朝初创阶段的国力孱弱和匈奴的严重威胁,毅然做出了这个艰难抉择。虽然在短期内遭到了舆论的强烈非难,但她坚持认为只有不断增加人口数量,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吕后的远见卓识实在令人敬佩。她深谙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人口就无法形成可观的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她才不惜一切代价去推行这一政策,终于为汉武帝击败匈奴,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可以说,吕后的做法为我们今天面对类似挑战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借鉴。当前,中国正努力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以期扭转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局面。这个过程必然会遇到诸多阻力,但只要我们秉持吕后那种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当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领导者们都会做出艰难抉择,付出巨大代价。正是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造就了中华民族一次次从磨难中浴火重生的非凡气概。只有继续发扬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在新的时代征程中攻坚克难,最终开创国富民强的光明前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5/594598.html

“为打败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道命令,57年后才知高明之处” 的相关文章

李祖娥最后的下场有多惨?是如何造成的?

李祖娥最后的下场有多惨?是如何造成的?

在古代女子命运真就如同浮萍,可悲可叹。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郡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上党太守李希宗次女,母为博陵太姬崔幼妃。李祖娥天生丽质,《北史·北齐书》称其“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在《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字仲乐,北周,隋朝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象二年(580年),北周丞相杨坚专权而导致三总管之乱爆发。宇文忻身为平灭北齐的名将,选择支持杨坚而大败相州总管尉迟迥,为隋文帝篡周建隋扫平了障碍。既然宇文忻为隋朝建立立了大功,为何又要反隋呢一,出身名门宇文忻出身鲜卑贵族,...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辽自从归顺曹操之后,就一直受到曹操重用,也深得曹操的信任,大放异彩,除了经典的逍遥津之战,打的孙权落花流水,还有白狼山一战,张辽力斩单于蹋顿,大显身手,风头一度超过了许褚,夺得头功。那么,张辽凭什么力压许褚,夺了头功呢?在正史中,...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三国时期的十八骑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飞是三国猛将,武艺自然不用多说,多次单挑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和吕布大战,少则四五十回合,多则上百回合,从未败过。吕布对张飞很头疼,但也没有办法。因此,张飞是三国唯一一个敢多次挑战吕布的人。张飞这么厉害,他手下的十八骑燕将也不简单,这十八骑...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

裴行俭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裴行俭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调露元年(679年),唐朝大食安抚使、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王泥涅师回国。在途径西域的路上,裴行俭招募一万人马,发动突袭,平定了西突厥。为何裴行俭没有从长安带一兵一卒,仅在西域招募了一万没打过仗的人就兵不血刃平定了西突厥呢一,...

隋文帝杨坚的晚年生活如何?与早年有何不同?

隋文帝杨坚的晚年生活如何?与早年有何不同?

隋文帝杨坚,581年-604年在位,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国祚不过37年。但其缔造者隋文帝杨坚却青史留名,不但实现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而且还创建了“开皇之治”,被誉为千古一帝。杨坚在开国之初,曾颁布...

周勰:东晋时期官员,因父亲遗言而谋划起兵叛乱

周勰:东晋时期官员,因父亲遗言而谋划起兵叛乱

周勰,字彦和,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东晋时期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南豪强义兴周氏,西晋平西将军周处之孙,吴兴太守周玘之子。因父亲遗言而谋划起兵叛乱,但由于叔父周札不支持且向太守告密,叛乱失败。晋元帝因周氏家族名望未做追究。周勰归家后自我放纵,终于临淮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