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飞夺泸定桥之前,刘文辉做的一个决定,让他在14年后多了一条后路

中国历史1周前 (05-10)8

红军长征途中,渡过大渡河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个危急关头,蒋介石下令让西康军阀刘文辉炸毁泸定桥,切断红军渡河的通路。然而,刘文辉却没有这么做,他只是拆除了桥上的木板。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实际上为刘文辉在14年后留下了一条后路。当时红军凭借泸定桥上13根铁索,硬生生渡过了滚滚洪流,创造了一个传奇。而刘文辉为什么要违抗蒋介石的命令?他又是如何因此在14年后得到一线生机?这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军阀割据:刘文辉与蒋介石的恩怨由来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盛产军阀,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刘文辉和他的叔叔刘湘。两人一时之间,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刘家翻身做主,成为四川一方权力的掌控者。

刘文辉自小就怀有报国之志,他在13岁那年考入陆军小学,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远大的抱负。离开学校后,他毅然投身军旅,凭借过人的武力才智,一路高升,最终与叔叔刘湘携手,将四川其他割据势力尽数击溃,独揽大权。

到了1929年,刘文辉已是四川实际的一省主席,麾下拥有十余万大军。他的野心却远不止于此,他希望能在这混乱年代凭借铁蹄扬名天下,与其他军阀一较高下,成为真正的中原霸主。

与此同时,另一个人物也在北伐军中奋勇杀伐,逐步崛起——蒋介石。两人的理念不谋而合,都渴望凭借武力一统华夏,这注定了他们今后将水火不容。

1930年爆发了中原大战,刘文辉坚定地站在了冯玉祥阵营,与蒋介石对垒。尽管最终战败,但他与蒋介石的矛盾由此拉开了序幕。随后的几年间,刘文辉不遗余力地扩充军力,伺机东征,再次与蒋介石一决高下。

可就在此时,刘湘这位看似与他亲若兄弟的叔叔,却背信弃义,选择了倒向蒋介石的道路。在权力面前,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无足轻重。两人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终于在1933年爆发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内战。

这场内战持续了近一年,刘文辉与刘湘的部队在四川到处轰轰烈烈,硝烟滚滚。就在双方汗马功臣无数阵亡之时,蒋介石却趁机插手,利用自身优势将两人一网打尽。内战最终以刘文辉的惨败而告终,他损兵折将,最终只剩下寥寥数个团的兵力。

从此,刘文辉只能带着残部退居一隅,在西康地区艰难度日。而蒋介石则乘胜追击,暗中派遣亲信监视西康,伺机将刘文辉彻底消灭。两人之间的恩怨,又增添了一段插曲。

泸定桥之围:炸不炸的两难抉择

1934年秋,在川西大渡河之滨,一场旷世之战打响。这就是红军长征途中,为摆脱 *** 围堵而发动的飞夺泸定桥战役。

泸定桥横跨大渡河,是红 *** 移的必经之路。早在战事临头前, *** 军就已占领泸定桥并将其视为制胜之关键。蒋介石当机立断,命令刘文辉将这座桥予以炸毁,切断红军的退路。

但刘文辉却未按蒋介石的吩咐去做。他只是将桥面的木板拆除,保留了桥身的13根铁索。对于蒋介石的命令,他给出了"保护文物"的理由搪塞过去。

事实上,背后的原因并非如此简单。刘文辉此举,不啻是在博弈蒋介石,同时也为日后留下一线生机。

首先,炸毁大桥会让红军陷入绝境,激化双方的矛盾。尽管刘文辉早已倒戈 *** ,但他对 *** 人并无杀伐之心。在内战失利后,他不希望再次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其次,刘文辉对蒋介石将桥炸毁后趁机插手西康一事怀有戒心。一旦红军被堵死,蒋介石就有借口调遣军队进驻西康,届时刘文辉的地盘将不保。

再者,保留泸定桥的铁索,意味着给自己留下一线生机。一旦双方关系破裂,铁索也许能为他寻求突围之机。

因此,刘文辉在当下权衡利弊,最终做出拆除桥板、不炸桥身的决定。而且,为了掩人耳目,他还在蒋介石面前捏造了"保护文物"的由头。

此时的刘文辉虽已元气大伤,但他依旧不失为一介老狐狸。当年他以火并力量迅速崛起,也正是因为这份精明谨慎。

蒋介石自然也看出了端倪,但权衡之下仍放行了刘文辉的决定。他认为即便留下这些铁索,红军也难以就此突围。况且,当时国军的火力压制已到臻于化境,这也给了他一份信心。

果不其然,尽管红军最终通过铁索越过大渡河,但他们在渡河时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几万人就这样壮烈牺牲,为长征踏平了一段崎岖之路。

不过,当时的刘文辉未曾想到,留下13根铁索后来竟会成为他自身翻身的契机。而这一切,却又要从14年后的一个天翻地覆的决定说起。

决策关头:为何违抗蒋介石而只拆桥板?

蒋介石命令炸毁泸定桥,切断红 *** 移的退路,看似是个高瞻远瞩的军事决策。可刘文辉却选择违抗这一命令,只将桥面的木板拆除,保留下13根桥身铁索。

对于刘文辉来说,这个决定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深思熟虑。一方面,他希望避免红军陷入绝境,从而激化双方矛盾;另一方面,他也在防范蒋介石乘机夺取西康这块他辛苦经营的地盘。

首先,就避免矛盾激化而言,刘文辉与红军并无太多隙恨。他在抗战年代本就与国民革命军混战过一段时日,对 *** 人有着某种同理心。倘若让红军陷入绝境,双方的矛盾只会愈演愈烈,那样他肯定将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

毋庸置疑,遭遇这种情况,刘文辉必将一败涂地。他自己就是在与叔叔刘湘的内战中折戟沉沙,如同让蒋介石插手西康般成了败家子,这显然让他对内战心有余悸。

因此,为了避免红军陷入绝境,刘文辉宁可违抗蒋介石的命令,也要给红军留下一线生机。只要红军能顺利转移,双方就不必陷入无休无止的战争。

其次,刘文辉也在防范蒋介石借机染指西康。一旦泸定桥被彻底炸毁,红军将陷入绝境,届时蒋介石就有了调遣军队进驻西康的由头。届时,刘文辉这块闲云野鹤终将不保。

毕竟,蒋介石从未放松对西康的觊觎。在战前,他就暗中派遣亲信窥视刘文辉的动向,伺机将其剿灭。刘文辉也明白,蒋介石必将加紧在西康的布控,等待时机成熟后将其彻底削平。

因此,保留铁索桥身,正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线生机。一旦日后与蒋介石决裂,这些铁索说不定就能成为他寻求突围的契机。这无疑是一个英明之举。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刘文辉还在蒋介石面前做了一番文章。他称泸定桥建于康熙年间,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分量,所以不忍亲手将其炸毁。

事实上,蒋介石对于刘文辉这番说辞其实也是一清二楚的。但他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放行了刘文辉的做法。在他看来,即便留下那些铁索,红军想要就这样全部渡河也是异想天开。何况当时国军的火力压制已臻化境,就算红军硬闯也难逃一个被全军覆没的下场。

因此,蒋介石才会对刘文辉处理泸定桥一事喟然置之。不过,他显然是低估了红军的决心。在遭遇重重火力压制后,红军还是硬生生地利用铁索渡过了大渡河,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这一役之后,双方的关系雪上加霜。而刘文辉留下铁索的决定,也为14年后他一个重大决策打下了基础。

余波未平:蒋介石怀恨在心谋求报复

飞夺泸定桥之役,红军虽然最终渡过滚滚大渡河,但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几万人就此壮烈殉难,为长征踏平了一段崎岖之路。

而对于刘文辉来说,这场战役也给他带来了沉重的代价。违抗蒋介石命令,保留了泸定桥的铁索,这无疑彻底激怒了蒋介石。从此,两人之间的裂痕扩大到了不可弥补的地步。

尽管表面上国民革命军和刘文辉的西康军阀部队依旧是盟友关系,但双方实际已经是水火不容。蒋介石日渐强大,而刘文辉也渐趋孤立无援,双方注定迟早将一决高下。

事实上,蒋介石早已在暗中布局,准备趁机扫除刘文辉这个眼中钉。为此,他不遗余力地将西康团团围住,暗中征召亲信弟子,伺机出击。

1937年,蒋介石在西安遭到了张学良、杨虎城的"逼宫"事件,一度被软禁。就在此时,蒋氏麾下大将张绍铭奉命率军出击,与刘文辉的部队发生了一场小 *** 。

这场冲突被后世视为蒋介石与刘文辉开战的导火索。尽管规模不大,但张绍铭率军出击已昭示了蒋介石狩猎刘文辉的决心。双方就此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内战。

1938年,刘文辉的西康军阀部队节节败退,最终被蒋介石的军队完全包围在了川西地区。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更是亲自督战,力求一举将刘文辉歼灭。

双方的这场内战持续了近两年,战火遍及四川、云南等地。就连四川主要城市如成都等地,也沦为蒋军和刘文辉部队的战场。无数平民伤亡,民不聊生。

这无疑是蒋介石对刘文辉在泸定桥之役中"怀恨在心",所做出的报复行为。他早已暗下决心,誓要将刘文辉这个曾令他耻辱的老对手彻底剿灭。

然而,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一个更大的变故却突然发生了。1938年,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华民族的"武汉会战"。在这场浩劫中,国民革命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几乎丧失所有战斗力。

面对来自东洋的铁蹄,蒋介石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是继续剿灭刘文辉,还是先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在权衡再三后,蒋介石选择了后者。他不得不暂时搁置与刘文辉的矛盾,转而集中全力抗日。

就这样,蒋介石虽然对刘文辉怀恨在心,但因时局所迫暂时未能了结这段恩怨。双方的内战也就此被迫中止。而刘文辉也因此获得喘息的机会,为他日后东山再起积蓄了力量。

内忧外患下的意外转机

蒋介石与刘文辉的内战打得正酣,双方可谓是您死我活的决一死战。但就在这时,一个更大的变故却突然发生——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华民族的武汉会战!

这场浩劫给国民革命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原本雄厚的国军实力在这场战役中几乎被夷为平地,战斗力遭到极大削减。面对来自东洋的铁蹄,蒋介石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他誓要将刘文辉这个曾让他在泸定桥大受挫折的老对手一锅端;另一方面,日军的疯狂进攻又让他不得不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在这个危急关头,蒋介石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后者。

他不得不暂时搁置与刘文辉的仇怨,转而集中全力应对来自东洋的铁蹄。就这样,双方原本已进入白热化的内战被迫中止。刘文辉也因此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此前,蒋氏麾下的张绍铭等亲信已经率领精锐部队多次对刘文辉发起猛攻。双方遍及云南、四川等地的战火已经烧到了成都等主要城市,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无尽苦难。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武汉会战的爆发无疑如一声惊雷,硬生生给双方的内战泼了一盆冷水。面对来自东洋的铁蹄,蒋介石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决定暂时搁置与刘文辉的矛盾。

这无疑给了刘文辉一个喘息的机会。他的西康军阀部队本已节节败退,几乎要被蒋介石彻底围剿。可就在这个危急关头,武汉会战的爆发让蒋介石不得不分散兵力,转而集中全力抗日。

就这样,刘文辉获得了一线生机。此前他虽被重重包围,但也未被彻底击溃。而在武汉会战爆发后,包围圈被迫松动,他也得以喘息调度。

事实上,刘文辉也清楚,如果继续与蒋介石对抗下去,他注定将一败涂地。因此,武汉会战无疑给了他这个濒临覆灭的西康军阀新的生机。

结尾

面对来自东洋的铁蹄,刘文辉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抛弃旧恩怨、转而加入抗日阵营。借助武汉会战的机会,他开始游移于各股抗日力量之间,积蓄着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

而对于蒋介石来说,他虽然被迫暂时搁置了对刘文辉的围剿,但想要彻底剿平这个心头大患显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事实上,直到抗战结束,蒋介石都未曾放松对刘文辉的警惕。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文辉虽然表面上加入了抗日阵营,但他与蒋介石的旧怨并未就此了结。这段恩怨的最终结果,还要等到14年后一个天翻地覆的决定才得以见分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5/594602.html

“飞夺泸定桥之前,刘文辉做的一个决定,让他在14年后多了一条后路”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皇十子胤由的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皇十子胤由的

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正继位后,为了巩固政权,对曾参与夺嫡之争的皇兄弟们,给予了残酷的打压。皇十子胤由于在夺嫡战中,对雍正的反对非常激烈。雍正在打压皇子中,最先开刀的他,但他又是被打压得最轻的。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恢: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政绩优异,被选为顾命大臣

诸葛恢: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政绩优异,被选为顾命大臣

诸葛恢(284年—345年),字道明,琅琊阳都人 。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曹魏司空诸葛诞之孙,东吴右将军诸葛靓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恢年少知名,起家即丘县长,迁临沂县令。八王之乱时,南渡江东,效力于琅琊王司马睿,出任安东主簿、江宁县令。从讨周馥有功,...

如果三顾茅庐的人换成孙权和曹操 诸葛亮的隆中对又是什么样的

如果三顾茅庐的人换成孙权和曹操 诸葛亮的隆中对又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顾茅庐的是孙权或者曹操,诸葛亮的隆中对会怎么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首先刘备可以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是因为以他当时的地位,他是可以放下这个身段的。而孙权和曹操则不同,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孙策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切,文臣武将兼具。而曹操更是在起事之初...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众所周知朱瞻基是明君,他创造了仁宣之治,明朝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就是从仁宣之治开始的。但是明君也会犯错误,那么他犯了哪三个致命错误呢?一、明宣宗重新重用宦官。朱元璋立国以后,为了吸取唐朝被宦官擅权的教训,特地立下祖训:宦官不许干政,违者斩。这事儿如果好好实行下去,对大明朝只有好处。可问题是,到了他...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姜维是“幼麟”,是诸葛亮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权就是姜维在掌握。历史上诸葛亮去世,继任的是蒋琬(234-246年),然后是费祎(246-...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对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他们手中各有多少兵力,按照多少如何排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志卷十七》中为曹魏的五员名将合传,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对五人的评价中说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由此将这五人称为曹操的“五子良将...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对秦国将军樊於期,因战败逃亡到了燕国,为什么险些成为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边谈到,韩、赵两国相继亡国,秦国大将王翦屯兵中山,兵锋遥指燕国。此情此境,燕国还能有什么对策呢?虽然有代王赵嘉盘踞代地,收拾赵国残余力量,和燕国迅速结成联盟,但这点实力并不足以跟秦国抗...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