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是薄情寡义吗 他为什么要连杀三个儿子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21)20

对李隆基杀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隆基一日杀三子,为何对自己的儿子痛下杀手?

李隆基一日杀三子:是唐玄宗薄情寡义老糊涂了,还是另有原因?其实要想弄明白这件事就必须从李隆基出生开始说起。

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是薄情寡义吗 他为什么要连杀三个儿子

李隆基出生之时,李治驾崩也就两年时间,经历过二圣临朝,武则天对权利的渴望越来越大,李显即位不到两个月,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后改立李旦即位,也就是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并无实权,大权掌握在武则天的手里,这时孩童时代的李隆基,或许还不懂那些政治斗争。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废黜李旦,登基称帝,李旦被降为皇太子。

公元693年,武则天的宠婢韦团儿引诱李旦被拒,诬告刘妃,窦妃借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被武则天秘密杀死于宫中,不知埋在何处,刘妃便是李隆基的母亲。同年八月,其父李旦也被诬告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审理,乐工安金藏大义剖腹,以证明皇嗣无谋反之意,因此李旦才幸免于难,这一年李隆基才9岁。

公元698年,武则天在狄仁杰等人劝说下还政于李氏,李旦被废黜太子之位,改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还政于李显,李显复位,武则天去世,这才真正还政于李氏。

公元710年,李显的皇后韦氏,欲效仿武则天,而后毒死李显,立李重茂为帝,改元唐隆。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再次发动政变,入宫诛杀韦氏,拥立李旦为帝,后立李隆基为太子,史称唐隆政变。

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是薄情寡义吗 他为什么要连杀三个儿子

公元712年,李旦传位于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

公元713年七月,太平公主图谋政变,欲以羽林军起兵夺权,李隆基则先发制人发动先天政变,赐死太平公主。

李隆基掌权,任用名相姚崇、宋璟,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唐朝恢复了繁荣景象,史称开元盛世。故事如果到这就结束了,那么李隆基绝对配得上千古一帝,但事与愿违,故事还在继续。

李隆基登基之后要立太子,但王皇后不能生育没有儿子,只能从自己的庶子当中挑选一个,李瑛就很幸运被立为太子。李瑛并不是李隆基的长子,其实是没有机会被立为太子的,只因唐玄宗长子李琮在一次打猎时面部受伤毁容,做太子有损形象,这才让李瑛捡了个漏。

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是薄情寡义吗 他为什么要连杀三个儿子

事情还要追溯到李隆基原配王氏,王氏被立为皇后,但王皇后一直不能生育,又害怕自己因此被废黜,于是寻求巫蛊之法,李隆基得知勃然大怒,废黜王皇后。

此时李隆基本想立武氏为皇后,这个武氏便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果然武氏都有些手段,但是满朝文武都反对,理由就是她姓武,李隆基只好作罢,于是封武氏为惠妃,给她皇后的权利,但不给她皇后的名分,也算是给满朝和武氏一个交代。

武惠妃自然心里不高兴,但又没有办法,于是就想着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宰相张九龄极力反对,武惠妃欲拉拢张九龄,被拒绝。武惠妃就怀恨在心,于是便找到了李林甫,李林甫这个人精于权谋,深得李隆基心中所想,又得武惠妃从中斡旋,公元736年,张九龄被罢黜,这给李林甫很大机会,李林甫借此机会与武惠妃一拍即合,顺利登上宰相之位,开始为下一步怎么让李瑁当上太子之位做准备,他们密谋了一个阴毒的计策:除掉太子李瑛。

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是薄情寡义吗 他为什么要连杀三个儿子

公元737年,武惠妃让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入宫,说是宫禁有盗贼,让其前去救驾,三兄弟没多想披甲入宫,这时武惠妃却对唐玄宗说三兄弟造反,已经杀入宫内,唐玄宗大怒,立刻命人将其逮捕,李隆基深知早年的那些经历,各种政变对唐玄宗影响太大,李隆基已经难以判断,于是找到当是的宰相李林甫,李林甫自然如何操作,再加上武惠妃和女婿杨洄的构陷,李隆基下令将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被废为庶人并赐死。这就是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的全部过程,民间因为其三人之冤,称之为“三庶人”。

武惠妃虽然通过计策成功除掉太子李瑛,最后也没能让自己的儿子李瑁当上太子,这件事情之后不到一年,武惠妃便病逝,史书记载因惊吓过度而死。

反观这件事的经过,不难发现:李隆基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说白了,他经历了太多事情,太多像这样的政变,再加上他自己的皇位也是政变得来的,他内心深处其实极度没有安全感,他作为一国之君,其实也有他的无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5903.html

“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是薄情寡义吗 他为什么要连杀三个儿子”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做了三十年皇帝 刘禅是怎么做到的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做了三十年皇帝 刘禅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病逝,平庸的刘禅为何还能当30年的皇帝,2个原因很重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享年54岁。自刘备病逝后,诸葛亮承担起了托孤的重任,先是平定南蛮叛乱,修复与东吴的关系,然后五次北伐中原,实现复兴汉室的梦想。天...

徐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徐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末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四方群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各个地方都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比如颍川的谋士集团,曹操老家的谯沛武将集团,来自幽州的刘备、张飞、程普、韩当等等。琅琊莒人,避乱江东徐盛,字文向,琅邪莒ju县(今山...

史敬思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史敬思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史敬思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一,勇冠天下,在消灭黄巢的战斗中立下大功。但史敬思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先去世的,在李克用与黄巢的首次交锋中就战死了。为何史敬思会英年早逝呢一,投靠李克用史敬思是河东道雁...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清兵入关 吴三桂有反叛之心吗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清兵入关 吴三桂有反叛之心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三桂为什么要放清兵入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吴三桂这个人,很多人都会想起他起兵反清的事,特别是他的口号,兴明讨虏,这句话放在电视剧里面或许有些人能信,但是你看看吴三桂的一生,这个人,从他生下来开始,就是个反复横跳的二五仔。吴三桂生于万历四十年的辽东,他的父亲...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薛珝:三国晚年东吴官员,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

薛珝:三国晚年东吴官员,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

薛珝(生卒年不详),沛郡竹邑人,三国晚期吴国官员,太子少傅薛综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累迁五官中郎将。曾多次奉命出使益州,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迁将作大匠,修建宫殿。建衡元年,出任威南将军、大都督,带兵攻打交趾,授交州牧。卒于回国途中。人物生平出使蜀国吴...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重臣,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优雅俊美,善写文章。起家江州(王敦)主簿,迁东海王(司马冲)文学。迎娶明穆皇后的妹妹,授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平定苏峻之乱,颇有功勋,授散骑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