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7)71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当看到白起时,赵匡胤为何勃然大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表面上,是赵匡胤斥责白起这个“人屠”不讲武德,实际上他是借此玩了一招儿“敲山震虎”。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武安君白起,秦国名将,一生参与大小战役70余场,且未尝有过败绩,尤其是长平之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历史上最早,同时也是规模更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原后周禁军更高统帅,通过“陈桥兵变”被拥立为帝,并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这两位,中间相差着大概有一千两百多年,按理说不应该有什么交集才对,但为何会被扯到一起呢?

这还要从赵匡胤当皇帝后,某天的一次出门遛弯儿说起。

公元963年,刚刚登基三年的赵匡胤,在平定了湖南的周保权后,看到天下逐步收入了自己囊中,心情极为舒畅,不由得就有些志得意满起来。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带着这种情绪,赵匡胤在这年的某天,遛遛达达就出了宫门,寻思着四处转一转。

转来转去,就转到了武庙附近,他便有心想进去祭拜一番,那么,什么是武庙呢?简而言之,就是祭祀历代良将之庙宇。

武庙的渊源,要追溯到唐朝时期,当初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提出要像祭祀文庙一样,去供奉武将,后经大臣商议、玄宗拍板,最终定下来了修建武庙和供奉历代良将的方案。

而在这份方案中,武庙里所被供奉的人分别是圣王姜子牙、亚圣张良,以及包括白起、诸葛亮、韩信、李靖、李勣等十哲。

另外,还有关羽、张飞、周亚夫、卫青等人,每一位均是历史上名声响当当的武将。

自此之后,武庙与文庙一样,受到了世人的供奉,期间,被供奉的历代名将一扩再扩,比如在唐肃宗时期,就将孙膑、廉颇、王翦等人加了进去。

而作为同样是武将出身的赵匡胤,走到了武庙门口,想进去祭拜一番也就能够理解了。

不过,在进去之后,赵匡胤环顾四周,目光却定在了一张画像上,这张画像,画的正是武安君白起。

盯了一会,赵匡胤蓦地转身,同时用手杖指着白起画像,对着身边的大臣说,“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

什么意思呢?赵匡胤的意思就是说,白起把已经投降的人杀掉,十分没有武德,这样的人,怎么有资格享受香火供奉呢?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之后,赵匡胤命人将白起移除武庙,此举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奈何赵匡胤十分固执,最终,白起在受了几百年祭祀后,意外地被踢出了“十哲”队列。

要是白起泉下有知的话,估计也是一脸懵,自己究竟是哪里得罪姓赵这小子了?

那么,赵匡胤为什么会和距离他一千多年前的白起过不去呢?其实,他不仅单单和白起过不去,还和武庙中所供奉的部分其他武将过不去。

就在赵匡胤提出要将白起移出武庙之后,紧接着又下诏令,安排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等人,重新裁定武庙祭祀将领。

而裁定的标准,则按照“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最终,经过这几个人的重新裁定,一份新的武庙供奉名单出炉,在这份名单中,不光是白起,包括魏国的吴起、齐国的孙膑、赵国的廉颇以及汉朝的韩信、彭越、周亚夫,还有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等共计二十二人,全部被踢出了武庙序列。

将这些人踢出之后,自然就需要进行补充,经过大臣们的初审,赵匡胤的终审,又新增了二十三人进入武庙接受供奉。

这件由白起而引发的“武庙大换血”事件,最终以白起等人被“请”出武庙而结束,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闲着没事,为何偏偏要去折腾武庙呢?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管是干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比如你吃饭,是因为你饿了,而赵匡胤作为皇帝,去给武庙来了个大换血,自然也是有他的目的。

先说赵匡胤为何会斥责白起,很简单,因为白起确实“得罪”过赵匡胤。

当年,白起率领秦国大军,在长平之战中,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策略,将赵国大军截成了三段,之后又切断其粮草供应,最终迫使赵军大败,四十万兵卒投降。

但在投降之后,白起以赵国士兵反复无常,恐日后生变为由,将赵国投降的四十万兵卒全部坑杀,由此,白起便得了个“杀神”和“人屠”的称号。

那么说,这件事和赵匡胤有什么关系呢?别忘了,赵匡胤姓什么。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根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出身于“天水赵氏”,而天水赵氏,则是曾经赵国的王室后裔,当年赵国灭亡时,赵王迁被秦国俘虏,而他的哥哥赵公子嘉,则在混乱之中,带着几百个族人逃走,一直逃到了赵国的另一个大本营代郡。

在此之后,赵公子嘉被代郡的大臣推举为王,史称赵王嘉,期间他还曾联合燕国的燕太子丹一起对抗秦军。

不过,随着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加快,赵王嘉最终还是落败,并在公元前223年,也就是燕国被秦灭之后,代郡也被秦国大将王翦攻破,赵王嘉则被俘。

在此之后,赵王嘉以及其部分族人,被送到了西戎的天水(今甘肃天水县),在这里,赵王嘉和族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天水当地的赵氏人口越来越多,由此,便形成了“天水赵氏”。

到了汉代时,天水赵氏人口更加壮大,其中还有不少人在朝中任职,比如大将赵充国,他就因作战勇猛受到过汉武帝的表彰,并且,他还与霍光一起迎立了汉宣帝刘询。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随着天水赵氏的人口增多,后代中就有人迁徙到了别处,其中一支,也就是赵充国的后代,就迁徙到了涿郡。

而赵匡胤正是迁徙到涿郡的赵氏后人,虽说不能确定他究竟是哪一支,但能够肯定的是,他是货真价实的赵国后裔。

既然是赵国的后裔,自然就对当年坑杀四十万赵国人的白起感到不痛快了。

因此,他才会在进入武庙之后,首先对白起发难,毕竟白起算是赵匡胤的“仇人”,如今他赵匡胤当了皇帝,用特权为先祖报个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白起杀降这件事,不符合赵匡胤当时的理念。

在赵匡胤看来,白起将已经投降的赵国兵卒全部坑杀,本身就是属于没有道义的事情,人家都已经缴械投降了,却仍旧被杀,这明显就是不仁。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而赵匡胤所经历的时代,正是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那个时候连年征战,无数百姓死于战火,再加上契丹人南下,当时中原的人口数量可以说是已经降到了冰点。

在这种情况下,初登大宝的赵匡胤,最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减少人口损耗,同时发展生产,以便让国力得到增强。

怎么减少人口损耗呢?最直接的办法,那就是严禁将士们滥杀无辜。

要知道,当时尚且还在打仗,而打仗就要死人,为了警告将士们不能随意杀戮,那么赵匡胤就必须做出表态。

而白起这个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兵卒的“人屠”,恰恰是更好的反面教材,赵匡胤斥责他“杀已降”,并把他移出武庙,正是为了对各级将领进行告诫。

说白了,就是警告手底下那些将领,要严明军纪,更要杜绝滥杀,保证人口不大面积减少。

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赵匡胤通过一系列折腾武庙的动作,也就是“武庙大换血”,其实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前文也讲过,赵匡胤在“点名”白起后,授意大臣们对武庙所供奉的武将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前后被“请出去”的武将多达二十二位。

这二十二位中,仅武庙十哲就有三位,分别是白起、韩信和吴起。

这三人,虽说处的时代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点,而这共同点就是他们被“请出去”的原因。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先说白起,白起除了杀降的恶名之外,更大的特点就是顶撞上司有一套。

当初,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来计划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但就在他包围邯郸,且胜利在望的时候,秦昭襄王听信了范雎的建议,决定接受赵国的议和,最终,秦军全面休兵。

正是因为这件事,白起恨上了范雎,而在后来,秦昭襄王派王龁再次攻打邯郸时,由于赵国请来了楚国的春申君和魏国的信陵君增援,导致王龁大败,秦军损失惨重。

这个时候,听闻消息的白起说起了风凉话,对外人称秦王不听他的,才会遭此大败。

他的这句话,让秦王十分恼火,强令白起出兵,结果,白起耍起了性子,托病不从,哪怕是范雎亲自去请他,他依然还是不出门。

最终,他迫于秦王的压力,勉强带兵出征,但路上也是磨磨蹭蹭,而秦王左思右想觉得白起早晚是个祸患,因此就下令将白起赐死。

且不论白起的死究竟是谁的错,单说白起违抗王命,拒不出征,这就是明显犯了君王的大忌,身为一名下级,居然敢这么甩脸子给上级,这还了得?

而从赵匡胤的角度来讲,他本身就是武将出身,当初坐上皇帝之位,也是靠着众多武将弟兄的支持,但当初是当初,如今他成了皇帝,就要敲打敲打曾经的兄弟了。

他就是利用白起,来告诉自己的那些弟兄,如今身份有变,地位不同,作为武将,服从是你们的天职,千万不要想着像白起这样甩脸子。

还要韩信和吴起,身上同样有不同的“黑料”,韩信当初因为功高盖主,逐渐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还差一点割据自立。

吴起呢,则是为了成名不择手段,前后也换过多个老板,说跳槽就跳槽,他和韩信的作为,赵匡胤认为就是“不忠”。

不忠之臣,并且还甩脸子给上级看,这样的人,已经当了皇帝的赵匡胤肯定不喜欢,所以,他们三个必须要被“请出”武庙。

而包括其他几个被移出武庙的武将,比如关羽、张飞、周亚夫等,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而赵匡胤的标准,是“取功业始终无瑕者”,但凡是不符合的,那么都会被“请出去”。

因此,那些在赵匡胤看来,身上有“黑料”的人,都是没有资格接受祭祀和供奉的。

而通过这个举动,赵匡胤其实是在向手底下的武将们宣布,忠君爱国,本分守己,才是大宋朝合格武将的标准,只有这样的武将,才符合赵匡胤心中的要求和标准。

并且,赵匡胤也是通过这个宣扬和引导,侧面警告手底下的武将们,五代十国已经结束,现在是大宋朝,要本分做人,不要再想着靠着拳头硬来夺天下了。

所谓敲山震虎,就是赵匡胤做这一系列动作的真实目的。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所以,赵匡胤之所以要和白起过不去,有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方面,外在原因就是因为白起坑杀的是赵匡胤的先人,并且他杀降不符合赵匡胤的理念,而内在原因则是赵匡胤借助此事,警示和告诫手底下的武将,以达到稳定自己统治的效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603.html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的相关文章

司马师一共有五个女儿 她们都嫁给了谁

司马师一共有五个女儿 她们都嫁给了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的五个女儿嫁给了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昭紧张得一夜没睡着,而司马师就像没事人一样,照样正常入睡。第二天,司马师一声号令,司马师阴养在民间的三千死士,迅速聚集到司马师周围,帮助司马氏控制...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难道只是请喝了一顿酒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在发动了“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在重臣的力捧下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大宋王朝。皇位虽然是权力的象征,但想要有真正的权利,还需要将兵权紧握手中。当宋朝建立以后,赵匡胤经常冥思苦...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对隆科多帮雍正登基,为何仅仅4年就被除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帮助雍正顺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别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这三个人中年羹尧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区的民政军务,实力颇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门兵马,是北京城的实权人物,不可小...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虞翻在三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当你读完《虞翻传》,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出身会稽虞氏,是当地的高门大族,家族五世治易,是两汉象数易学之集大成者。他曾在奏疏中点评了当世几乎所有的易学大师:颍川荀爽(荀彧从父),大名士马融,北海...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曹丕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比起他父亲曹操来说,不管是在文韬武略上,还是在用人和气度上,都差远了,曹丕心胸狭窄,除了害死五子良将于禁,还害死了哪位大将?先看曹丕害死于禁的经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在襄樊战役中,被曹操派去...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岳钟琪出身于名将世家,又是岳飞的第21世孙。耳濡目染,他自幼对排兵布阵就很有兴趣。待到读书后,对兵法等更是熟然于胸,每每与人论起打仗,更是奇招频出。大人都对他的兵法见解感佩不已。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更何况他的父亲岳升龙还身居高位,是...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还不知道: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孙吴...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将石超在荡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邺城。自此司马颖牢牢控制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兵败逃往洛阳,被堂叔司马颙抓获。那司马颖为何会迅速走向败亡呢,一,...